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优秀范文3篇1000字

| 敏清

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优秀范文3篇1000字

  独立思考,解放思想,追求心中的理想,是我看这部电影得出的感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1

  今天,学校的仁爱讲台给我们介绍了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影片《死亡诗社》,在一个充满了凝重风格的学院里,一群本应是朝气蓬勃的少年在传统教育的渐染下成为了一群循规蹈矩的传统学生。但是不曾有人怀疑过它的教育模式,不曾有人有过反对的声音,直至这位反传统的教师——基丁的出现。这位老师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给他的学生带来了思想上的启迪,也给众多的人们以更多的思考与反思。

  剧中最具鲜明性格的两个人——尼尔和托德:一个诚如“仲夏夜之梦”中的精灵:热情洋溢、向往自由,充满了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他那颗充满了理想而又好奇的心是那么强烈的渴望得到理解和释放。但是,“只有在梦中,人才能真正的自由,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那么一个鲜活而又旺盛的生命只有怀着如此的信念让自己魂归天堂才能真正成为精灵的化身。看到那一幕,我们不禁潸然泪下,心肠纠结。到底是什么夺走了可爱的尼尔那年轻而又热情的生命?人们将矛头指向了基丁老师,这个冲破了目标模式“工具理性”的藩篱,尊重并鼓励学生发展自我个性、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人生真谛的人!

  尼尔的死令所有的人心痛、甚至愤怒;基丁老师为此而被迫离开更使人心灰意冷。就在人们以为看不到希望的火花之时,“船长,我的船长!”曾经那个胆小、懦弱而又沉默寡言、只知发奋学习的托德让人们重新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些勇敢的站在桌子上的“托德们”眼中所闪现的希望之光。“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基丁老师向他的学生介绍这些有思想的诗歌,提倡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不仅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从“死亡中醒来”,也给我们以巨大的心灵震撼和对传统教育的反思。

  传统的教育模式也许会因为高升学率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拥护,但是一群群鲜活而又充满生气的、本应该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却在无形之中被钝化了。人不是机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都应该受到尊重和肯定。所以,在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的知识的同时,我们应该反思,应该重新定位,把学生视为积极的活动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创造性,使他们能够自主而又有能力的行动。如基丁老师一样,教育者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行为的引导者,而非主宰者、控制者。

  尼尔被基丁老师“唤醒”,却又用自己的生命使众多的“托德”从“死亡中醒来”,这种代价太沉重了。诚如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要人们以鲜血的付出为代价。我希望,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以此为戒,从“死亡中醒来”。

  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2

  昨天我通宵看了《死亡诗社》这部电影!我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的家长都应该来好好欣赏一下《死亡诗社》这部电影。拍的相当不错,内容积极向上,形式活泼而多样,它另我们在欣赏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它让我更加明显地意识到:不受压抑,崇尚自由,张扬个性!才是我们真正应奉行的教育体制!

  CARPE DIEM 及时享乐

  花开堪折直需折,时光易逝。

  今日轻绽浅笑的花朵,

  明日必将凋零!

  “花开堪折直需折”,于此同义的拉丁文就是及时行乐,他们的英文老师,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基廷在开学第一次见面带领大家上第一堂课时就教大家:及时行乐,孩子们让你们的人生超越凡俗!也许有些人持异议,呵呵,那些人也都是些凡夫俗子罢啦,我觉得这样来引导学生们建立他们的人生观是有道理的,正如基廷先生说的我们都是凡人。

  整个观看过程中,我都一直很喜欢和钦佩基廷先生,真的。钦佩他的敢于突破,喜欢他的浪漫主义,喜欢它轻松有趣,富于创造力而且个性十足的课堂。

  记得在课上,他为引导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而这样引导大家:

  “我们读诗写诗并非为技巧,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激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而且是维生的必要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尼尔的死是个悲剧,令人心痛之余不免要深思和反省她父亲对他专制而过于苛刻的教育方式-------没有自我,残酷压制,苛刻要求,过高期望。(概括下来无外乎这四点了!我想这也是导致尼尔因无法忍受而选择来自杀的原因吧。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于父亲缺少沟通和交流,不敢于反抗父亲意志而委屈自己屈服,任意听命父亲的决定。从小,我最反对的也是这一点了,谁说得对听谁的,不能因为是长辈就不论对错,而强迫孩子一切都按自己的意志来办事。这样一点空间都不给孩子,导致的结果就是使孩子从小就缺乏主见,没有自我,没有创意,缺乏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这就是这个世界,可怕,虚假,而充满欺诈。。。在故事进行到一半时我就能很准确的预料到他(基廷老师)的命运了,人性被压抑的年代传统的课堂向他这样开放式的教学是不会被真正接受的,不过令我欣慰的是,故事的结尾很令人振奋,每个人都真正作到了,最让我钦佩的是以前最胆小的安德森,他勇敢的说出真相,为被冤枉的基廷老师辩解为大家揭开真相……

  这部电影于我而言,让我又一次地看清了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而且唤醒了我对诗歌的热爱。。。很久了,因为种种原因把我爱的诗歌不知抛在了哪里,终于又回归拉,哈哈!

  每一个爱诗的人都有难以遣散的怀念和忧伤…….

  真的是这样的么?

  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3

  看这部电影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死去了好久,从某个不经意间被打破的清晨开始。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太过纯净的故事。我说的太过是因为它没有被商业化得很滥情,所以也成就了它票房毒药的性质。一群青春年少的男孩们,一个对生命有独特理解的老师,还有他们生活其中的一所刻板严格的名牌中学。

  影片主要讲了一群学生在基丁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反抗给予他们压抑和束缚的教学体制,但又以一个学生的自杀和基丁老师的被辞为结尾。 情节的安排行云流水,没有任何花哨,只是在喜剧式的上半场走到沉郁的结局时,多少让人有点心情黯淡了,但正是这种被现实挫败的感觉,和着最后一个场景里抑郁中的高潮,升华了该片的寓意。回过头细细品味时,影片丰富的内涵甚至会让人分不清,究竟谁是该片的主角,基丁老师?学生?还是如铁屋般禁锢人的心灵的体制或者说是这个现实的世界?

  在基丁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育人者如何在体制和教条下成为放逐者的故事。如果说,这部片子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象征着束缚和压抑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体现了自由和激情的梦想的世界,那么,基丁就是这两个世界的联系点。他是现实世界里的老师,是拥有现实世界里诸多光环的人,但他更是指引着学生发现并珍视内心梦想的舵手(船长?),帮助学生坦然面对自己,面对生命的友人。他教会他们用不一样的眼光看世界,做不一样的自己,挑战那些在别人眼里是金科玉律的教条,走真正自己想走的路。无论是让学生撕掉权威关于诗歌的评价用自己的心去品读,还是让他们看到自己是如何随着别人的脚步改变自己的步伐的,基丁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恢复了飞翔的勇气和向往飞翔的激情。但,属于基丁自己的结局是被校方因为“毒害”学生思想为名赶走了,似乎和遥远切近的时空里,那些个挑战者,背叛者的悲剧式命运无奈地呼应了。盗火者给人们光明,而自己却永远只能背负着盗者的恶名,默默走开。

  在尼尔的世界里,展现的是一个人如何从别人生命阴影里走出来,看看阳光洒在自己身上的光辉,做在想要走的路。尼尔在基丁老师的课堂上被点燃寻觅生命意义的激情,重组了死亡诗社,瞒着父母参与他梦寐于求的话剧的演出,他飞扬的生命在“仲夏夜之梦”里的精灵身上光芒万丈。然而当帷幕落下,他还得回到现实,面对父亲严厉冰冷的目光。在父母梦想之间,尼尔无路可逃,终于,在一个飞雪的寒夜,他最后一次带上精灵的荆冠,踏着冰凉如水的夜色,了结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以一个自由而鲜活的生命的姿态发出他最后无言的愤懑。在他的身上既能看到一个寻梦者的浪漫和激越,也能看到背负着现实生活压力的被束缚者的无奈和呻吟。

  而片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那就是托德。胆小,懦弱,发奋学习,沉默少语,看着他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体内有某些部分和他共鸣着。在他无能平凡的外表下依然是隐藏着激情的,但他的激情总是默默流淌,直到影片的最后才有了一次无发抑制的爆发。基丁老师的走,他无能为力,甚至无奈地充当着指责人,在基丁离开教室的瞬间,他站在了课桌上,呼喊着:“船长,我的船长!”这是基丁教的方式,一种换种眼光看世界的方式。现在,这种方式成为公然嘲笑现实世界可悲束缚的武器,虽然对于这个麻木了太久的世界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导演还是让我们看到在托德的带动下,班里的同学几乎都陆续地站了起来,场面有点煽情,也不是很真实,但这确实给了我们每个人继续前行的希望。基丁走了,但没有人会怀疑,青春张扬的烙印永远留在了这些刚刚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的人心灵深处。

  整部电影充满张力诗意和激情。其中有两个场景意象让我刻骨铭心。

  一次是表现秋野上黑压压的鸟群惊飞的空镜头,从未见过这么多鸟在一瞬间飞起,其漫天之势宛如一股挣扎着奋起的力量,渴望一次不计代价不计后果的飞腾,它们扑翅的声响惊起秋野广袤的宁静,即使是短暂的,但也让这个世界听到了它们自己的声音。

  还有就是黑夜里穿行于迷雾间的那几个向往自由的身影,寂寞的灵魂,向诗歌取暖,在诗歌的激情里颤栗。看不清他们的样子,只是觉得,不经意间,心随着他们奔向某个山洞,在那里倾泄所有的愤懑,在亢奋的目光里寻觅生活的力量。

  一片关于诗歌的电影,当然是俯仰皆是的如诗般的妙句警言,如“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两条路在森林里分叉,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条。”

  “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着。”

  遥远的日子里,米兰昆德拉如是说。

  而在这里,在托德稚嫩的脸颊上写着,在尼尔紫荆冠上刻着,在基丁怅然的微笑里流露着的是这样的诗句: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

  我希望活的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我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同样的励人自励的文字。

  影片名为死亡诗社,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只有让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灵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开始真实的生,清醒的生,有意义的生!而割舍和死亡都是伴随着痛苦的,所以有了月光下走向生命终结的尼尔,有了被迫离开学校的基丁,但,痛苦的背后是新生的孕育,所以,影片让我们看到了托德,看到满教室的托德们,这就是延续和未来!


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优秀范文3篇1000字相关文章:

1.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800字范文

2.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800字范文

24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