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个人读书笔记250字

| 阿祖

《城南旧事》,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那个如水乱世的社会,《城南旧事》,留给我们一份哀怀,一种眷恋,追忆之中,更多的是对社会人生淡淡的哀愁和对故土人情沉沉的相思。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城南旧事个人读书笔记25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737469城南旧事个人读书笔记250字1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一首熟悉的歌曲,在《城南旧事》中,在我的耳边久久回荡,唤醒了无数的童年回忆。

《城南旧事》讲述的是英子在北京城南所经历的童年往事。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小说中那惠安馆的疯子秀贞,把惠安馆念成惠难馆的宋妈,蹲在草地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只有一条黄辫子的妞儿,宋妈的丈夫黄板牙儿,还有英子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城南旧事》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因为这些人与事,才让英子的童年如此的丰富。

可是,岁月如捞不取的指尖清泉,时间如抓不住的林间响箭。英子的童年,也慢慢地消尽,最终成为了记忆中零散的碎片。

梅花,落了,它换来了春天的温暖;迎春花,落了,它迎来了夏天的炎热;茉莉花,落了,它带来了秋天的凉爽;桂花,落了,它引来了冬天的寒冷。正如作者在书里说的“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春夏秋冬,反反复复,带走的是青春年华,留下的,是数不尽的回忆与思念。

作者在书里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中这样写道:“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或许,我们会和作者一样,对童年的逝去、物是人非表示感叹,可童年虽被时间给盗走了,但心灵的童年是永不可磨灭的。一点一滴地回忆童年往事,把它们都写下来,凝聚在书中,这何尝不是再度童年呢?

童年是多么的纯真,多么的美好,多么的纯洁无瑕!一直拥有一颗初心,总能发现事物美好的一面,这是多么美妙啊。

总有一天,童年也会不知不觉得离开我,但我幻想中的那一个个美好的、有趣的事物将会永远保存在心里,留下一颗永不磨灭的童心!

#509801城南旧事个人读书笔记250字2

人都是要成长的,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有不一样的色彩。但在这成长的途中,所历经的,却也大都近乎相同:平坦中不乏坎坷,平静中带有波浪。林英子的成长之路,有喜有悲,有忧有乐。多年后,回头展望,一切的一切也都化作了她笔下的《城南旧事》。

冬阳下的骆驼队,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草丛里为供弟弟上学而盗窃的小偷,内向而又不幸的小伙伴妞儿,朝夕相伴的奶娘宋妈,敦敦教导的慈父……这些出此刻林英子童年时光的人和事,伴随着幼小而又单纯的她不断成长。

生活不是一汪平静的泛不起丝毫涟漪的水,它总会有那么一些波浪。林英子的城南旧事亦是如此。在遇上被众人视为疯子的秀贞时,她怀揣着真诚的善意,不顾家人与宋妈的劝阻,热情地与她交识,抚慰着秀贞痛失女儿的心灵。

但令人悲叹的是,秀贞与妞儿最终只落下个惨死铁轨的结局。宋妈为了子女而在英子家奔劳一生,最终却也只能坐上驴车回家继续悲苦的生活,一心只为供弟弟上学却无力承担经济压力的小偷,最终只能绝望地在唾骂指责中被警方抓走。

林英子在这些人与事中查看世间百态,慢慢思索生活,思考人生,虽然带着不解疑惑,懵懂与迷茫,却也能尽力贡献着自我的力量,秉持着善意,向那些不幸的人伸出温暖的小手。即使不能解救,却也能带来一份热切的暖意。

“问君此去几时换,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个留着齐耳短发,穿着蓝白布裙的女孩,站在落日余晖里静默,随着一阵轻柔的风,几朵小花儿簌簌落下,她仰头凝望,转而又低头沉思。“爸爸的花儿落了,我的童年也该送别了。”

童年已去,留下无尽的思恋与怀想……

满地的花瓣儿,诉说着别离的悲伤……

骊歌的乐声萦绕耳畔,奏唱着告别的哀愁……

海子曾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我告别。”当你告别了那些过往,你也将收获成长的喜悦。

#543103城南旧事个人读书笔记250字3

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再也没有回来。我不会做任何愚蠢的事,比如在冬天的阳光下学骆驼咀嚼。

然而,我多么想回忆起童年时住在北京南部的那些场景和人物!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这样,我写了一本名为《城南旧事》的书(摘自《南城旧事》序言)

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南部一个院子里温暖和谐的英子家庭。《城南旧事》曾被《亚洲周刊》评选为“20世纪中国小说百强”。它充满怀旧的色调,以自然无痕的方式展现出自己多层次的情感色彩。

20世纪20年代末,六岁的林瑛子住在北京以南的一条小巷子里。秀珍,一个“疯狂”的女人,经常站在小巷里寻找她的女儿,是英子的第一个朋友。秀珍曾经暗恋过一个大学生。后来,这个大学生回到了他的家乡,再也没有回来。秀珍的女儿小桂子被家人扔到了城里。她的生死不明。英子非常同情她。英子得知她的小伙伴女孩的故事与小桂的故事非常相似,并在她脖子后面发现了绿色的印记。她急忙带她去找秀珍。在见到失散六年的女儿后,秀珍立即带着女儿去找她的父亲,却被火车撞死了。英子一家搬到新窗帘胡同后。英子在附近废弃的花园里遇到了另一个嘴唇厚的年轻人。他不得不偷东西给他弟弟上学。英子认为他很善良,但他分不清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之后,英子在荒地上发现了一个小铜佛。警察侦探发现了它,并带警察逮捕了这个年轻人。这让英子很难过。后来,被赶出家门的兰阿姨来到英子的家。英子发现她父亲对兰阿姨有不良嗜好。英子非常难过,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兰阿姨介绍给德叔叔,这样他们就相爱了。最后,他们一起乘马车离开了。爸爸很难过。英子九岁时,她的奶妈马松的丈夫冯大明来到了林家。英子得知马松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了,她的女儿被丈夫卖给了别人,非常难过。她不明白为什么马松让她的孩子去为别人服务。马松被她丈夫带着一头驴带走了。后来,英子的父亲死于肺病。英子,随着父亲的离去,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并长大了。

肖英姿作为主角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成年人的美好愿望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年轻心变得越来越虚弱。文章中无休止的悲剧循环更加令人震惊和发人深省,这也是文章丰富和深刻的关键。

#541577城南旧事个人读书笔记250字4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作者以这样的一句话给《城南旧事》画上了一个句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作者英子的爸爸去世了,小学刚毕业的英子从此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从此满欢声笑语的童年生活就此结束了。

《城南旧事》就是作者回忆在老北京城(南面)度过的童年生活的一篇短篇小说集,由《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以及《爸爸的花落了》五篇短篇小说组成。这些小说各自独立,每篇作者都以不同的叙述角度来反映在她童年时代人们的生活,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驴儿打滚》这篇短文。

《驴打滚儿》中的“驴打滚儿”是一种食物,是宋妈领着小英子到哈德门找被丈夫丢弃的女儿时给英子买来吃的;“驴打滚儿”也是驴在地上打滚的意思。这篇小说讲述了宋妈为了生计,忍痛离开幼小的孩子们,来到城里给作者的家里当奶妈,女儿就给人家喂奶。宋妈常年离开家乡,她的儿子“小栓子”和女儿“丫头子”就让丈夫照管,丈夫每年骑着毛驴进城给宋妈带来乡下土特产品,给宋妈带来生活的动力和希望。宋妈把自己辛勤的劳动所得交给丈夫,希望家乡的生活能有所改善。可是,令宋妈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的丈夫丝毫没有把她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当一回事儿,常常丢下孩子到后坡草棚里耍钱(赌钱),结果,“小栓子”在河边玩水时掉进河里淹死了;为了有钱去赌博,“丫头子”也被他卖了。宋妈后悔莫及,只能跟着丈夫回家乡,或许再生一个孩子;或许,她再也不会进城了

我认为,《驴打滚儿》是《城南旧事》中最有力量的一篇小说。作者虽然没有用许多花哨的文字,但是从那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旧社会妇女的同情之意,朴素的文字,却触动了读者心灵深处最软弱的那根弦。宋妈的悲剧,使我思考了许多,让我看到了旧社会妇女们的无奈以及她们卑微的地位和悲惨的命运。宋妈的丈夫丢下孩子,只管自己赌钱,孩子在他的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他为了钱,为了满足自己的意愿,甚至A把孩子卖了……而宋妈呢,只能在背后低声哭泣……

联想到当今社会,比起那个时代,我想,我们女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177495城南旧事个人读书笔记250字5

在北京城的一条胡同里,住着一个姑娘,叫做英子。在这条破旧的胡同里,她度过了多姿多彩的童年。有许许多多的事深深地刻在她的心中:惠安馆的疯子秀贞丢了她的孩子小桂子、妞儿并不是她爸妈生的,躲在草丛中说要和英子去看海的大哥哥原来是个小偷……

作者林海音带我们进入了当时那个变化莫测的年代,用她童年时稚嫩的双眼向我们展示了那时的一幕幕丑事,可她自己也收获了不少温暖:温顺的妞儿,和蔼可亲的秀贞,虽然总爱指责英子,但仍然爱她的宋妈……这些温暖,使英子一步步走出了当时那个黑暗的环境,最终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英子主动去找惠安馆的疯子的那件事。胡同中的人都知道惠安馆有疯女人,孩子们都躲得远远的,连大人经过惠安馆都有些害怕。一次偶然的机会,英子和惠安馆里的疯女人聊上了天,并知道了她叫秀贞。认识秀贞的这几天里作文,英子经常偷偷地跑进惠安馆,与秀贞聊天,秀贞也会帮她扎辫子,十分照顾她,慢慢地,她发现秀贞并不疯,只是失去了她的孩子“小桂子”而过于伤心造成的。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班一个曾经十分不受欢迎的同学。起初,大家都十分讨厌他,排斥他,见到他时,就像见到了一个会吃人的怪物一样,都躲得远远的。可是有一天,我们不经意地和他聊上了天,又慢慢发现了他有许许多多的优点,并发现他有着平易近人的性格,平常他故意的没事找事,只是被我们排斥后忍无可忍所做出的报复。他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可恶,所以,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对啊,凡事只要去尝试,就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别人口中说的不一定是真的,只有去尝试后才会得到真正的结果。

《城南旧事》如同一张张发黄的照片,带我们回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我合上书,感受着老北京的最后一丝沧桑。

城南旧事读书感悟相关文章:

城南旧事心得感悟(五篇)

城南旧事阅读感想精辟读后感【5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精选7篇20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100字精选10篇

最新城南旧事有感心得范文大全5篇

优秀的小说《城南旧事》读书心得五篇

初中城南旧事读后感及心得感悟【5篇】

城南旧事读书心得笔记5篇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心得最新【5篇】

《城南旧事》关于读后感200字

19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