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

| 锦祥

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五篇

有一个电视节目曾就说谎做过一个真假访谈,该访谈要求受访对象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受访对象两次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1

看完这本书,感觉自己不能写“收获颇丰”这四个字,但是还是有一些感悟和收获的。

这本书的一开始就解决了一个我个人经常思考的问题——究竟有没有命运这回事?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决定性格?通过作者的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出生的具体时间,出生时的星象都不足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作者所做的“看报纸,数照片”的实验则揭示运气的好坏很多时候是由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决定的。这使我想到《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有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在高速路上行驶时总能蹦到大卡车挡在自己车前的情况,而作者也对此抱怨不已,而当作者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不再抱怨时,竟发现自己碰到大卡车挡路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

所以,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宿命这一回事,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塑造了我们自己的命运。坚信这一点后,就不要试图再拿宿命来做为自己不成功的借口了。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也不必对自己太苛刻,把所有的失败都归结在自己身上,使自己痛苦不已,毕竟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会受到遗传,环境等许多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和控制的因素的影响的。我们能要做的就是接受现在的自己,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不断地越来越好。

而在思维决定命运的过程中,暗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书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暗示的强大作用。比如经常发自内心地微笑而不是虚假笑容的女性更有可能拥有幸福的生活,这是笑容的暗示作用;很多人真的会从事跟自己名字相关的职业,这是名字暗示的作业。再比如看完句子“The man's skin was wrinkled." 的人竟真的比看完句子”The man's skin was smooth.“ 的人走得慢了;脑子里想想教授形象的人竟真的比脑子里想象流氓形象的人多答对14% 的问题,语言和服饰上的暗示真的会让人们对普通的事物产生异样的感觉,这都不禁让我重新认识暗示的作用。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觉得我要学会通过暗示让自己,让自己学生,让自己亲密的人变得积极、幸福;同时也要警惕暗示对自己产生的不好影影响。

最后,我还知道了这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扩大自己朋友圈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幸运。这让我这个宅女有了认识更多优秀的人的冲动!

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2

大家都觉得科学越发达迷信现象就会越来越少,但这是事实表明却并非如此,现代社会同样迷信之风盛行。每当高考的时候,寺庙烧香的家长会很多,景区里的树木被挂满红布条,带4的数字让人忌讳,星座、血型、八字算命让人着迷,人们相信一个人的生日和他的名字蕴含着此人一生的命运等等现象屡见不鲜。人人都有不同的忌讳,对一些古老的流传下来的风俗禁忌,虽然不一定信,但仍会去遵守,以防发生不好的事情。有些迷信无伤大雅,但有些却给人带来巨大的伤害。

实际上这些行为背后都隐藏着心理学的道理,人们迷信的程度跟社会总体状况和个人生活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社会发展平稳的时候,人们对自己生活的预期能做出较符合的判断,感觉对自己的前途能够把握住,此时人们迷信的程度较低,认为只要努力奋斗就会有美好的明天。相反,当社会处于动荡时期,人们对生活的前景比较悲观,看不到自己的明天的时候,迷信程度就会上升。一项美国人做的调查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相信星相学的人群比危机前大幅度上升,因为经济发展低迷、就业困难,人们对前途没有信心。具体到个人身上也是如此,一个身体健康、生活美满的人,很少会沉迷于迷信活动中,而那些遭受不幸、生活苦难的人对迷信活动更加热衷。就像在中国信教比较多的人群更集中在社会下层、老年人群,而达官贵人、社会豪富阶层由于特殊国情实际上更有能力、也更热衷于从事迷信活动,各种大师、大神就是他们吹捧出来的。为什么人们会迷信呢?主要是源于人们对命运前途的一种无力掌控感,一旦局势脱离自己的掌控,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各种仪式、巫术、宗教手段获取一种超越自身的能力,从而让自己心安。这是《怪诞心理学》一书中,关于灵异心理学章节中的一些内容。 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者理查德·怀斯曼原本是一位魔术师,之后获得了心理学博士的学位,由于他的出身他对传统心理学涉及不多,对关于幽默、运气、欺骗和超自然等另类的心理现象比较感兴趣,并做过多起大型试验。

本书中的内容都是他亲自或合作试验的一些实验结果整理而来,虽然不一定正确,但对人们对一些奇异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有了较深的理解。让人们了解到一个人是否有好运气,与他的生日、姓名、血型这些东西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些与人的性格、命运也没有直接关联,很多时候各种各样的占卜活动不过是运用了模糊语气对人的欺骗而已,很多传奇的事件只不过是大数据法则下的巧合。怪诞心理学就是致力于研究生活中比较奇特的行为,发现他背后的奥秘,如果你对这些有兴趣不妨翻翻这本书。

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3

第一个时间心理学,生日,星座等等的影响,这个的相关解释我早就听过了。而且,就是因为知道了相关的道理,我自己做了改变,我觉得改变还是很成功的。从我完全认可星座,觉得他太准了,到现在,确实觉得不屑一顾,而且性格也越来越不像我那个星座的了。对于纠结自己为什么有这样那样星座弱点的人,建议看看这一章,然后好好思考一下,其实,你是可以没有那些星座特有的弱点的。

我最有兴趣的是灵异心理学。有句俗语,我忘记原话了,但是意思是,老年人,男的容易在生日之前死,女的容易过了生日死。没想到国外也有这样的说法,而且,作者给出的解释,我觉得确实很棒:男的容易在生日之前回顾以前的经历,回忆到不顺心或者不好的方面,越想越伤心,所以容易在生日之前走。而生日对于女的来说,更像一个庆典,心理上就有个观点,怎么都要熬过庆典再离开,所以容易在生日之后走。另外,关于鬼怪的解释,有超声波和低声波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总归,还是人们不了解的现在,从而让人觉得灵异了。

这本书推荐一下,确实可以让人从不同的角度来想问题。

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4

入门级的心理学研究书籍,通过透析大众的心理花园,展现了人类面对问题时的许多共性,为人类更好的了解自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书中列举了不同的章节,诸如占星术,决策,灵异等等,通过大数据来论证一些观点。许多事情通过科学的数据和实验,逐步的打破了大众的以往的认知,从更真实的视角去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古怪之处以及隐藏在人生各个不同层面的秘密心理。

读完后,回想一下全书的内容,感觉大众的心理被赤裸裸的暴露出来,如果被不正当的人加以控制和诱导,也是一件令人细思极恐的事情(古往今来,也不乏此事)。正如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一样,利用好了,会促进人类的团结与发展,反之,则会给人类带来莫大的灾难与痛苦。

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5

《怪诞心理学》,英文书名是 Quirkology,不愧 Quirk 之名,整本书的研究题目都很神奇。书中的大部分心理研究实验都是一些常人不会在意的或者一些细枝末节的诡异的小实验。其中包括着:揭露生日的秘密的时间心理学;讲述欺骗与谎言的欺骗心理学;讨论迷信的灵异心理学;思索我们如何下定决心的决策心理学;搜集全球最爆笑笑话的幽默心理学;以及讨论人性的自私心理学。作者对于每一部分都生动地把自己或者他人的实验向读者讲述清楚。

作为一个“怪诞心理学家”,作者曾经把伦敦的国王十字车站当做心理实验室,在那里待好几个小时,就为了研究那些迎接自己情侣的人在恋爱状态下对时间的感知。作者会在他们深情拥抱的那一刻走上去,按动秒表的同时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做实验,并让他们估计从他们刚开始说话到现在一共过了多久。结果实验证明,沉醉在爱河之中的人会大大低估时间的流逝速度。不仅仅是这个实验,书中还有更多的神奇有趣的实验等着你去探索。

这本书不仅仅告诉你一些你闻所未闻的知识,还可以改变你无数的思维方式。无论是有关星座的谜团,还是世界上为何有那么多巧合,甚至是如何打造完美的搭讪之词和征友广告,在这本书里都被讨论得淋漓尽致。这其实也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吧!

心理学本身就是拥有这种特性,那些我们平日里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或者思维方式,其实在心理学里都被很学术化的讨论过,研究过。我们觉得自己独一无二,其实在心理学的世界里你并不孤独。无论你有哪种想法,哪种性格,你都可以在心理学的殿堂里找到你自己。

然而这本书恰恰可以勾起你对于心理学的浓厚兴趣。理查德 · 怀斯曼(Richard Wiseman)拥有“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的头衔,果然名不虚传。当年我就是在初中的图书馆里有幸读到了《怪诞心理学2》,这本书的续集,读完之后从此开始痴迷心理学。要不是因为还有一个计算机领域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我可能会不顾一切的转而去学心理学。

不过通过这本书也确实让我感觉到了心理学确实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书中很多个提到的实验,都在学习 AP 心理的时候学到过,给我一种学完 AP 心理就学完了整个学科的感觉。同时,这本书相比它的续集《怪诞心理学2》而言,书中虽然有一个整体的大章节分类,但是章节内的文章却没有很强的关联性或逻辑性。不过要是整体读下来还是感觉比较流畅。

无论如何,如果你不想因为自己的知识的匮乏而盲目的相信了一些错误的、不存在的东西,那么你应该读这本书;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思维更有逻辑,更现实,那么你应该读这本书;如果你想从一个有趣的角度来了解心理学,那么你应该读这本书。因为心理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人们经常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奇思异想,原因就在于他们经历了一个看似诡异的事情。巧合让同时发生的事情看起来不仅别有寓意,而且绝不仅仅是凑巧那么简单。”

6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