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读书笔记个人收获
读书至少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由琐碎杂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一切日常引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气恼、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瞬间云消雾散。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生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生读书笔记1
失败,在许多人的眼中是非常可怕的,它一旦猖狂起来,就能击溃人的斗志,让人彻底崩溃,失去生活的希望。如果失败战胜不了你,而是被你踩在脚下,那么,成功必定属于你。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那位老人就是一个敢与失败作斗争的例子。
《老人与海》主要讲了一位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翁一次特别的打鱼经历。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打到一条鱼后,他终于发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老人费尽心力,把大马林鱼扎死。然而,等待老人的是更大的考验。一群嗅着血腥味而来的大鲨鱼扑了过来。最后鲨鱼们吃光了大马林鱼,老人凭着顽强的意志胜利返航,尽管拖回的只是一副光秃秃的骨架……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遇到失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拥有一颗坚强、不屈服的心来面对失败,成功就一定会向我们走来。
高中生读书笔记2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的思想过于深邃,知识过于渊博,以至于当世没人能理解他们的理论,直到过了很久很久,才有人理会,才有人研究,发现这些个理论都璀璨得发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时没几个人能懂,而现在他被奉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痴狂的梵高酷爱作画,但没人理会,年轻的梵高死于瓦兹河畔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的随便一幅画都成为拍卖会上的竞逐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艰辛创立共产主义,而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包括我国在内的共产主义国家,仍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在探索共产主义的道路上。现在提到的普鲁斯特也正是这样一类人。
普鲁斯特出生在法国一个家境不错的贵族家庭,求学和成人阶段都进入了一些上层社会的社交场合和文学沙龙,这些也成为他小说叙述的主要题材。其中最长的一部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录似的自传体小说,共分七部,第一部为《在斯万家这边》,主要讲述他回忆小时候在贡布雷与家人的时光,和斯万先生的恋曲。近日有幸拜读第一部书,就斗胆以自己的眼光析一下普鲁斯特先生。
普鲁斯特其人,其貌不扬,并不善言谈,性格内向,思维敏捷,这从他在贡布雷的童年经历可以看出来,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主要的特点,才造就了这样一个观察描述周围一切人和事细致入微的普鲁斯特,他能闻到一块蛋糕的气味,凭借这熟悉的气味,回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些人或事,他管这叫记忆的线索,而蛋糕的气味,正是打开线索的钥匙;能观察一个人的一言一行,谈吐举止,从这些就能看出别人心中所想。
刚开始的第一篇,童年贡布雷的时光,普鲁斯特一直在介绍他的这一发现,并在章节中细致地举了好几个例子来作为依据。让我有一种恍然的感觉:哦!原来别人口中所谓的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就是指这种思考方式和写作技巧啊。我在生活中也时常这样联想,只不过没有你想的多而已,想一想,这是很新颖,但也不能说这有多么伟大啊,我看就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小屁孩,时不时地渴望妈妈的晚安吻别,时不时的无聊时一些随想罢了。
到了第二章,斯万之恋时,我才明白那样想是多么荒.唐,作者费那么长的篇幅,只是一篇开胃菜,为了解释自己的写作技巧,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安排,不直接切入主题直抒胸臆,是为了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也能让读者能够有一个自然的接受过程。如果说贡布雷时,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少年的话,在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斯万之恋时,他已成为一个饱览一些书籍的青年文学进步分子了。作者开始运用他那熟练的写作技巧,令人惊叹的长短句,恰到好处的比喻,实时的联想,和精准独到的心理细节描述。全七部书中涵盖的纷繁的内容从第一部第二章斯万之恋中开始初见端倪[lizhigushi.com]。他总是将人物的内心在动作上的体现描述的那么恰当,哪怕是亲眼所见,哪怕是当事人本人,在顺其自然做出那些小动作时也不会想得这样到位和通透。他描述的功底是极致的,不管是褒义还是贬义的描述,他都能够客观地,不带感情色彩地形容出来。用一整个段子,甚至是一两千字的长度来描述人的思想在那么一两秒时间所想到的内容或可能性,这我在以前是从来不曾想过的。普鲁斯特就是这样一个天才,他能将一次斯万没有去过的社交聚会,通过斯万的联想,精准与会人员的猜测,以及他们都会说一些什么话语,谁会对自己不利,谁会在某个时候忽然想到他。
重要的是,斯万的这些叙述,在我读的时候,都感到似曾相识的熟悉,想到我也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场景,类似的人物,我也曾想过他们的一些意识倾向,但就是缺乏足够的语言描述出来。我想这也正是普鲁斯特的伟大之处了,其实人人都可以称为一个普鲁斯特,他深层次挖掘的东西,每个人心中都有,他描述的对人的评价,对细节的描述,我们曾经也用心描述过,并不断在描述,只是在我们的外在意识里没有注意到罢了。
高中生读书笔记3
第一次读《人性的弱点》是在2008年暑假,当时看到书名的时候,以为这会是一本剖析人性丑陋面的书籍,真正打开读了之后,才发现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是一本充满了正能量的书,并且不会让你觉得很教条很枯燥,第一次看大多是被书中所举的一些真实案例所吸引,所以有一直往下看根本停不下来的趋势,连着两天就一口气看完了,然后觉得自己能量满满,眼前一片光明,世界非常美好,我要变得更好,总之就是正能量爆棚,听起来有点夸张。
再次拿起这本书就是去年年底了,作为博士生,各种压力各种劳累都会让人焦心焦虑,我也不例外,总是会有负面情绪很严重的时候,但是不甘处于这种状态,所以我又想起了这本能给人鼓励,使人释怀的书。
时隔七年再读它,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毕竟又经历了太多人太多事,第二次读它,焦点就完全不是停留在各种案例上了,而是不由自主地认同欣赏卡耐基的箴言,不管有怎样的烦恼,都能从中找到让你豁然开朗、淡然释怀的那几行字。其实我很佩服作者,我想他一定是位非常阔达、非常幽默、非常坦然、非常快乐、非常成功的人,否则也不能这样轻轻松松地就写出了为人处世的箴言。人活世上无非两件事,为人和处世,如何为人决定了如何处世,如何处世反应了你的为人,《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从大了说,是一本为人处世的宝典,从小了说是帮你排忧解难的良方。书中不仅会讲怎样与人沟通相处、要怎样开心快乐地生活、怎样能让家庭生活更加幸福快乐、如何能变得更加成熟等等,也会教我们如何防止疲劳、永葆活力。这本书适合长时间反复地品味,不断地学习实践,慢慢改正或完善自己为人处世的心态和方式,没有什么励志书籍是可以一下子就让人脱胎换骨的,需要的是坚持读好书,认真去领悟,踏实去实践。最后我想说一点最基本的也最重要的,在读此书之前,你必须要有迫切改变自己和学习进步的意愿,否则再好的书再多的方法也帮不了你,具备了这个基本条件,再去读此书,一定会让你心满意足,幸福快乐地面对生活。
高中生读书笔记4
在一千年前,司马光撰写了为后人所铭记的绝唱:《资治通鉴》。千年后,当我们翻动书页,去品味那尘封已久的书香、史香的时候,不禁感叹:此真经典矣!
经典,就是永恒。
唐太宗曾经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王朝的兴替、历史的变迁,就是一面面镜子,我们用这面镜子去看过去,去看现在,去放眼未来,去吸取教训,去超越历史。
有人会问,知道历史有什么用?的确,读了很多史书的人会有常人不曾有的感觉,俗人称之为“迂腐”。真是这样吗?举一个例子:
长平之战,赵括犯了兵家大忌,导致士气低迷,士卒无心再战。又胡乱出军,终于大败,四十万军队成了白骨。可是,在为赵括惋惜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从中思考,得到教训:轻敌为兵家大忌,搞好人际关系,稳定军心更是非常重要,这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因此,以史为镜,不单单可以知兴替,也可以明得失。
梦回千年,风沙铺面,大梦觉来,始为乱世。因为是乱世,便涌现了许多乱世之奸雄;五谷丰登,民心归附,始为盛世。因为是盛世,便涌现了许多治世之能臣。司马光,便为我们展示了这一个个朝代,它们的荣辱兴衰。
感谢司马光,是他,让我们穿越几千年的尘埃,去看被掩盖的真相,去了解往事。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是宋神宗的话。作为一个皇帝,应该去“鉴”哪些往事呢?应该怎么“鉴”呢?
司马光告诉他,应该做一个像唐太宗一样的人,爱民如子,把重心放到生产上,要让北宋变成盛唐一样繁荣的帝国。这就叫做“鉴于往事”。
司马光写的历史,不再是枯黄的纸页,不再是无聊的说教,而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是真正的案例。这,才是历史。
《资治通鉴》上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心头一颤:“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这就让我想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民不聊生的景象。然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诸侯们的穷奢极欲,导致“名器亡”。以史为镜,我们真的应该去思考这些问题。
千年后的我们,在赞颂,在品味赵武灵王,品味商鞅,品味李世民的时候,除了要感谢专属于那个朝代的史书,是否还要感谢司马光先生?我们不应该忘记,一千年前,有一个人,为了告诉后人真相,为了写一部专属于自己、专属于历史的史书,呕心沥血,用了十九年。
后来人,可以通过这部伟大的史书,在一张又一张纸背后,挖掘智慧,发掘真理,真正做到“以史为镜”。甚至,超越历史。
高中生读书笔记5
在这几天,我有幸读了世界顶级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斯的作品《唤醒内心的巨人》,读完之后感触良多,对我的人生也有了极大的憧憬,内心充满着力量,可谓受益匪浅。
安东尼罗宾斯,他本是一名贫穷潦倒的小伙。然而他通过挖掘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成为一名充满自信的成功者。如今,他是当今最成功的世界级潜能开发专家。他帮助和激励的人多不胜数,其中就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南非领导人曼德拉等,他还为美国陆军“激励训练”服务……这些传奇的经历在我读此书之前给了我很大的好奇心与期待感,究竟是怎样的一套方式让他和无数受帮助者唤醒了心中的巨人,改变自己的人生。读完此书,我心中有了答案。
“死脑筋的人相信命运,活脑筋的人则相信机会。”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拥有可以立即支取的能力,只要你能够在生活的每一层面上用心便能有所成就。“用心”能够排除一切横在前面的障碍,如果你能保持不断改进的心,就终必能开创出不寻常的人生。这个世界上之所以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不愿意用心,不知道把所拥有的能力好好地运用,以致于一生就此无声无息地结束。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如何从当年怕丢饭碗的小职员,到今日激励成千上万人的成功者的那段经历,令我感触颇深,其实“上帝”给了我们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如果你懂得把握住机会,“用心”去实现梦,你就不可能注定平庸,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把人生交给了命运,以诸如“没有机会”、“没有能力”的说辞为借口,这样子,也难怪会大事难成。
最后的结尾我就描述一下在这本书里让我如沐春雨的思想:人的一生都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尽管人们不知道内在的能量何时才能释放出来,但对处在每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唯有珍惜生命,把握好每一天,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有了这样的心里准备,以不变应万变,那么船到桥头自然会直的,只要你愿意唤醒自己心中的巨人,那么我们成功的曙光就会照亮我们的双眼。
高中生读书笔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