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水浒传暑假中学生读书笔记
《水浒传》是历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它塑造了众多英雄好汉的形象。读完全书,忠、义二字在我们脑海里挥之不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水浒传暑假中学生读书笔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水浒传暑假中学生读书笔记1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耳畔突然传来电视剧《水浒传》的音乐,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前几天重温过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水浒传》的故事并不复杂,讲的是北宋末年,社会动荡,朝廷腐败,奸佞当道,百姓涂炭,社会黑暗。以宋江等36人为首的绿林好汗揭竿而起,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聚义水泊梁山,演出了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
再次重读水浒,其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无奈。是的,就是一种无奈。那些梁山好汉几乎都是由于社会、生活上的压力,最终铤而走险,登上梁山,寻求归路。像我们最熟悉的宋江,本是一个仗义疏财,济困扶危的义士,可由于阎婆惜的不信任,最终杀死了她成为通缉犯,又在浔阳楼借酒显真心,吟了反诗,不得不被“逼”上梁山。
还有林冲,人称“豹子头”,本是东京80万禁军枪棒教头,生活美满。后受到高衙内的侮辱和高俅的陷害,其间几经迫害,终不能忍,隧火烧草场杀死仇人,风雪夜上梁山。
水浒中的无奈,是否也是现在社会中一些人的无奈呢?
正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这句话用在孩子身上,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但放在现在的青年就不同了。
青年人看上去是不羁的、无忧的、有着更多自由时间的,但在他们伪装的骄傲外表下,还有一颗无奈的心。迫于工作的压力和应酬的需要,必须显出一张无奈的笑脸。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新闻,是一名年轻女子在泳池被一个没有十岁的孩子羞辱后,她的丈夫上去教训孩子一顿。孩子家长将打人视频发布到网上,从此铺天盖地的社会舆论向那名女子张牙舞爪地扑来,最终那女子因不堪承受压力而无奈自杀了。可笑的是,现在的矛头全都又指向了那个孩子的家庭。指责他们害死了一朵年轻的生命,这位年轻女子因为什么自杀?是社会舆论压力,想想你一点开网络,铺天盖地的指责向自己指来,每天出门要遭受所有人冷漠的眼光。仿佛自己不再属于人类整体,你被排斥了。这种情况下,死亡也许是最好的方法。社会舆论压力比任何东西都可怕,你成了全社会指责批评的对象,而这只不过是因为网友们的猎奇心理与盲目跟风。怎能不把人逼上绝境?可惜现在社会没有梁山可供他们去。
还有那些心理有障碍往往想到寻短见的青少年。他们害怕老师们严厉而又无声的目光。他们恐惧父母那颗冷若冰晶的心。他们已经够努力了,可在大人们眼里,他们与优秀之间总有一段距离。他们最终在学业的压力和他人无声或有声的斥责中,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所以我从水浒里看到的更多的是由于压力而被迫选择,并不是大家一眼就能看到的“忠义”。现代青年,身上背负了太多的压力,直至超出了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最终爆发。
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是不是应该加强对于网络发言的限制,是不是应该给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被命运所选择,我们也不应该有一张无奈的笑脸,我们需要打破规则,打破限制,撞开墨守成规,去活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让自己选择命运,而不是命运选择你。
合上《水浒传》,我,长呼了一口气。
2021水浒传暑假中学生读书笔记2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侮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2021水浒传暑假中学生读书笔记3
以前,除了《西游记》之外,我没有接触过四大名著,这个暑假没有作业,我就用这些时间攻读了四大名著。让我深有感触的一册是《水浒传》。
没有接触这部书的时候,我只淡淡的了解到《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位好汉,并没有什么感受。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终于有了自己对《水浒传》独有的见解。
一开始读的时候,我对它并没有什么兴趣,因为这是一部古书,有些词不大理解,读起来枯燥无味,就因为这本书中不认识的字太多,翻字典就翻了无数遍,以至于一些常用部首的页码都记得滚瓜烂熟了。
但后来,我逐渐对它有了兴趣。那些好汉当中,我最喜欢李逵。李逵粗心大意,直爽豪迈,只要一出去就必定惹祸,但我反而喜欢李逵这样的性格。在宋江等受到招安之后,李逵打仗时,折了一名助手,虽是一个悲惨的场面,但是在描述李逵时有一个词—“哭奔回来”,让我哈哈大笑。我在前文之中,从来都没见过李逵哭过,在这里李逵却洒下了对他来说极为罕见的泪水,也可见其重情重义的性格。
其次,这一百零八位好汉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的英雄品质,也使我为之动容。每次有一位好汉落难,宋江必会竭尽全力,救其还寨。而每次,有哪个好汉被抓,都是始终不屈,求其一死,这种对宋公明的忠诚,我想,也是宋公明的义气所换来的吧。
书至末尾,也带上了“悲剧色彩”。本来百战百胜的宋江带好汉们去讨方腊时,却每每折将,读到这里时,我流过不止一次泪。
但最感动的章节,当属小说的结局—第一百二十回。卢俊义被_臣用水银毒死,让我十分气愤。宋江最后也没逃过这一死。后来,李逵、吴用、花荣随宋江而去,更是让我潸然泪下。
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描述得当。
而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一百零八个人,各有各的性格,难度很大,但是,作者施耐庵却把这一百零八位好汉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令我佩服之极。
《水浒传》,彻彻底底的把我折服了。
2021水浒传暑假中学生读书笔记4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或《江湖豪客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水浒传》是由作者施耐庵在《宣和遗事》及相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号耐庵。籍贯:江苏兴化白驹场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相传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施耐庵7岁时,家里贫穷,无法上学。但他聪明好学,经常借书看,请邻居教,有时还到学府去旁听。就这样,他读了《大学》、《论语》、《诗经》、《礼记》等许多书。13岁时,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琳琅。一次,邻居老人病故,约请在浒墅关教私塾的季秀才来写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时赶到,别人就提议让彦端试试。耐庵少年气盛,欲显其才,也不推让,走过来一挥而就。后来,季秀才看了这篇兼有稚气和才气的祭文,称赞不已。主动提出,带施耐庵到浒墅关去读书,并且不收学费。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浒墅关读书,十分刻苦,他不仅熟读诸子百家,而且各种书都去浏览。当时刊行的《大宋宣和遗事》,讲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杨志卖刀”等故事,引起了施耐庵的兴趣,他常常在课余阅读。还同小伙伴们一起舞刀弄棒,练习武艺。那时,苏州城里经常说唱些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同乐院燕青搏鱼》、《李逵负荆》等话本和杂剧,施耐庵有时也去消遣,对这些“仗义英雄”、“擎天好汉”流露出敬佩之情。所以,他生动又有深刻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林冲。林冲、鲁达、杨志虽然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 ,但是,由于身份和经历不同,所以,走上梁山的道路也不一样。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比较优越的社会地位,幸福的家庭,又是习武带兵之人,具有极其丰富的作战经验,因而,他的性格中既有隐忍让退、委屈求全的一面,又有骁勇善战、敢作敢为的一面。与林冲相比,鲁达一无牵挂的身世,形成了他酷爱自由,喜欢打抱不平的性格,这种性格使他因对阶级统治的不满,主动走上了反抗之路。而杨志,他走上梁山的道路更为曲折,作为"三代将门之后",追求功名便是他的生活的目的,而他,为了实现目的,他委曲求全,但是,最后还是被迫不得已地逼上了梁山。
《水浒传》的'语言是基于口语化的文学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生动形象、具体传神、明快洗练,寥寥几笔,使描写对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让我在经历及其生动曲折的情节之余,还能感受其文字之美。正是这些不朽的艺术成就,才使得《水浒传》能列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们深深地吸引着古引中外千千万万的读者。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伴随着古老民族在黄土地上生生不息。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和《西游记》),不仅是前人留下的文化瑰宝,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的宝贵资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龙吟虎啸的三国传奇,激昂悲壮的梁山聚义,新奇的取经之旅,荣衰无常的红楼情梦,可谓是千年传奇,百世经典。四大名著成书于明清时期,数百年以来,他们一直被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人民群众所喜爱,其中的故事和人物,无不令人津津乐道。法国思想家笛卡儿说:"阅读优秀名著就像和高尚的人进行交谈,这些伟人在谈话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他们智慧的思想。"这支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奇葩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久盛不衰,绽放着金色的光芒。
2021水浒传暑假中学生读书笔记5
一百零八将梁山起义,同心协力;四大奸臣勾心斗角,望除好汉;道君天子软弱无能,任人摆布。他们在明朝作家施耐庵的笔下,个个形象鲜明,富有特点,栩栩如生。
北宋时期,道君天子手把朝政。众所周知,他,是个有名的昏君。他信任四大奸臣——高俅、童贯、杨戬、蔡京,让他们把握朝政。他们只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胡作非为,民不聊生。俗话说得好:“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梁山一百零八位弟兄揭竿起义,为民除害,劫富济贫,颇有声誉。
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有完美的一生。在天子招安之后的征讨大辽、方腊的战争中,一些有名的上将在战场上,倒了下去。后来,仅剩的二十余名弟兄也惨遭毒手,只有几位侥幸逃脱一劫。
在《水浒传》中,最令我欣赏的,便是宋江,宋公明。他的优点很多,最突出的便是“忠义”这个品质。但是,有多少个忠臣能安度一生呢?岳飞?霍去病?他们的结局都太惨。宋江最后的下场也是被四大奸臣用毒酒毒死。依我看来,宋江是一位少有的忠臣,正是道君天子身边所缺少的。即便是上水泊梁山,他也是被逼无奈的。想当年,他打大辽国时,狼主曾许愿:只要他投降,就给他加官进爵和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宋江毫不动心,反而对天子更加的忠心耿耿。其实,宋江在这一步至关重要的棋上走错了,也使他手下的弟兄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灭亡。
那时,吴用,吴学究曾劝宋江:“宋头领,你还是归顺大辽吧!等以后我们胜利返京之后,四大奸臣一定不会善待我们的!”这本是一个很有远见的提议,却被宋江制止了。这个举动,虽然体现出了他的忠义,但是,忠义得都犯傻了。既然已知后果是祸,为何还要明知故犯呢?其实,一个人的优点,在不同的环境下,也有可能成为一种缺点。
《水浒传》中,还有一位才子,人称“浪子燕青”。他是玉麒麟卢俊义的家奴。因为从小没了父母而被卢俊义收养。他,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拥有百步穿杨的好箭法,还习得一身盖世轻功和相扑。除此之外,燕青还长得非常帅,就连绝代佳人“李师师”都曾为其暗自倾心。
《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是盖世豪杰,个个都是血性的汉子。他们为忠义而生,也为忠义而死,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2021水浒传暑假中学生读书笔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