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藏羚群读书笔记

| 本烔

最后的藏羚群读书笔记五篇

读书不但可以滋润读者的心灵,充实读者的精神世界,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面对生活的状态,多读一些好的书籍吧,它会让你受益终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最后的藏羚群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最后的藏羚群读书笔记1

“人类的贪婪和欲望是动物们真正的敌人。”这个寒假,我读了来自内蒙古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写的《最后的藏羚群》。作者以粗犷的笔触,勾勒出草原和森林中人与动物的生死命运、悲欢离合,立意上雄浑大气,细节描写处细腻入微,给读者带来心灵的激荡和生命野性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与感动。

《最后的藏羚群》这本书是由7个小故事组成的。黑鹤的小说/书,风平浪静下面总是风起云涌,这些故事可能看起来比较平常,但如果静下心来读,会发现里面故事情节处处扣人心弦:焦急、喜悦、悲伤……跌宕起伏。读他的书,我可以收获阅读的巨大的乐趣。读他的书,我的心情总是心潮澎湃!

在《滑雪场的雪橇犬》的故事中,我和那条雪橇犬一起经历了高兴、生气和悲伤。我高兴的是兄弟俩能喜欢那只雪橇犬,还能叫出它的名字“Hake”(哈克)。生气的是Hake遭受游客的伤害。悲伤的是Hake死于意外。被主人遗弃的Hake已经受尽了情绪无常的人类的百般捉弄,不再相信即使是一个看似善意的举动,永远怀疑食物后面总是隐藏着一根打过来的棍子或者是踢过来的脚。使他不再相信善变的人类,直到遇见了“我”,却最后死于意外。不管动物的外表多么凶恶,多么高大凶猛,但它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其实只要我们不做出伤害动物的行为,动物就不会伤害你。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事例:我的阿姨家里养了一条斗牛犬,它长得凶神恶煞,高大威猛,让人见了不寒而栗,感觉它随时会挣脱绳子,扑上来咬你。可它是一只心地非常善良的狗。它会保护其它的小狗。它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它的脖子被挂在门上的铁链给缠住了,卡的眼睛都凸出来了,边上的人拿着锯子,拿着锉刀围着它,不停地在它脖子上捣弄,但它一点都不反抗,没有做出一丝过激行为,没有因为旁人拿着具有攻击性的器具而咬人。甚至有时姨夫把手伸进它的嘴里,它都不会咬。可见动物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只要我们不主动伤害,动物就会和我们成为朋友。

在读《最后的藏羚群》这篇文章时,眼前总是浮现出一场场屠杀的场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羚羊有错吗!当面临猎人的枪口时,它们是多么无助。野狼捕杀羚羊只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但它们从不滥杀,只是捕杀自己需要的食物,而且捕杀的都是藏羚群中的老弱病残,这是大自然的优胜劣汰。可让人心寒的是,金钱冲昏了人类的大脑,每一声枪响,都意味着一条生命的死亡!人类的贪婪才是藏羚羊们,甚至是所有动物真正的敌人。

在《最后的藏羚群》的最后,有这么一句话:“这些荒原上的精灵,它们随时准备奔向自由的天堂。”是啊,生命是如此美好,又是如此脆弱。“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希望每一个人都有保护动物的意识,不再猎杀、捕捉动物,让它们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人类的贪婪和欲望是动物们真正的敌人。”这个寒假,我读了来自内蒙古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写的《最后的藏羚群》。作者以粗犷的笔触,勾勒出草原和森林中人与动物的生死命运、悲欢离合,立意上雄浑大气,细节描写处细腻入微,给读者带来心灵的激荡和生命野性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与感动。

最后的藏羚群读书笔记2

《最后藏羚群》是我寒假里所看的的一本书。

它主要讲述了:夏卡尔藏羚群凌晨开始穿越橫于荒野中的冰河时,一个小生命——可里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在藏羚羊里,刚出生的小藏羚羊只要十分钟内站不起来,就不会有活下去的能力,只能等死。可里很努力的站起来,可是一次次都失败了,最后一次,可里终于站了起来,忽然,几匹饿狼向它们袭击过来。可里只能逃,它跟随着藏羚群拼命地跑,跑向它们祖先长期生活的地方,一路上,藏羚群受到了很多困难,只要一不小心,就可能丧命。经过了五天辛苦的路程,终于到了目的地,可这时藏羚群却发现在一座小山丘的后面,有着数百只被扒光外皮的藏羚羊尸体,有些尸体还冒着热气。又一声枪响,又有几只藏羚羊被猎人打死,藏羚群真不知该躲到哪里。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藏羚羊的可怜和部分人类的可恶。有些上流社会的妇女总会想方设法的得到藏羚羊制品。她们以这些藏羚羊绒制成的披肩为荣,那是用三只藏羚羊的皮毛制成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披肩,想想看,一件披肩得要三只藏羚羊的皮,那十件,一百件,要用多少张藏羚羊的皮呀,要杀掉多少只活泼可爱的生命呀!我再也不会渴望得到一件动物皮制成的衣服,每一件精美的动物皮制成的衣服身后都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生命。

最后的藏羚群读书笔记3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最后的藏羚群。

这本书主要讲了夏卡尔藏羚群在可可西里荒原无法平安入睡,凶猛残忍的野狼,贪婪狡猾的人类。使得无数夏卡尔藏羚羊彻夜难眠。冬季刚好是野狼和人类经常出没的季节,也是母羊产出小羊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只要一失去母羊的庇护就会死于非命。卓乃湖上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许多无皮的藏羚羊倒在湖上:他们有的已经剩下骨头了,被狼啃咬着有的没有皮毛,躺在地上……

在读之前,我曾经思考过“最后”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最后”意味着有无数只藏羚羊已经遇险而死,意味着因为人们的贪婪无限制,藏羚羊们失去了保暖的外衣,被冻死了。现在读到这里,我又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体会:因为人们没有善良纯洁的心,以及过度捕杀,现在读夏卡尔藏羚羊数量只剩下不到75000了。

我们应该多加反思,不要再捕杀这些野生动物了,因为每一件华美的裘皮大衣背后就是一个已经离我们而去的美丽生命,所以,关爱每一个生命爱护每一个动物,人人有责!

最后的藏羚群读书笔记4

最令人感动的《最后的藏羚群》,在这个寒假的中后期,我读完了这本书,在这个“最”里,到底隐藏着多少感情与道理呢?

这是一部中篇纪实小说,这本书记录了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是的所作所为。

第一篇《猎獾》,在这篇文章里,讲述了一只猎犬从小到大的部分经历。小时候,这只狗经常以它那强大的勇气去与那三只牧羊犬斗争,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只狗慢慢成熟了起来。当狗主人喂羊喝水时,原本毫无秩序的一片竟然被这只狗排列的井井有条,而那三只牧羊犬也被感染,开始尽心地“管理”那些羊。看来这就是精神的传递吧!后来,这只狗已经完全成熟了,它成长成了一只勇猛的猎犬,它在主人扎布的带领下,进入了獾洞,它勇敢地钻进洞里,与那些经常来牧场捣乱偷吃羊的獾殊死拼搏,最后取得了成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管碰到任何困难都不能畏惧、不能退缩,要有勇有谋,去努力拼搏。

这本书里的其他文章也很令我感动、赞叹。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最后的藏羚群》这篇文章了,这篇文章一是讲述了弱肉强食的世界,二是讲述了人类的贪婪。

在文中,藏羚群需要迁徙,小藏羚羊可里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危险便降临了。可里费劲地站了起来,就进行了它的迁徙与逃亡。此时此刻,可里的背后正有着那些危险。羊群后面的三只黑狼,正耐心等待着这一只只落后的老羊和小羊,当一只羊被抓走咬死后,危险也还未停下,这就是自然界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

人类,人类,人类!当藏羚群好不容易安全停驻时,只见前面的凹坑里,是一群被剥了皮的死羊。突然,有一群人驾驶者越野车,拿着枪,随便射向这些羊群来。哎,那些猎杀者啊,你们只顾一己私利,不顾这些生命,如果有人要射杀你们的亲人朋友,你们还会这么高兴吗?希望你们不再猎杀,要保护动物,爱护环境。

最后,我希望所有人都不再滥杀贩卖珍稀动物,给地球一片和平,还动物一份安宁,一个家......

最后的藏羚群读书笔记5

过年前,我读了《最后的藏羚羊》这本书,知道了藏羚羊是一种生活在我国可可西里草原的珍稀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文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一只名叫可里的藏羚羊的所见所闻,告诉人们它们悲惨的命运。

在可里降生不久,就惊恐地目睹了它的同胞被恶狼活生生吞掉的情景。大自然的法则就是如此简单,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然而,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可里越来越懂得,狼固然是它们不共戴天之敌人,而真正让它们遭到灭顶之灾的却是具有高智商、主宰世界的人类。因为狼只要得到一只藏羚羊就会满足,而那些偷捕猎者—人类,他们从不知道满足,他们凭借着手中的武器、非要把圈着明令保护的、数量少的可怜的藏羚羊斩尽杀绝不可!

当读到藏羚羊为了逃避捕猎者追杀而拼命奔跑的情节时,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电视镜头上血腥的一幕:一个偷猎者在追杀一只怀孕的藏羚羊,它在走投无路之际,藏羚羊想到腹中的胎儿,它绝望地跑在地上乞求捕猎者手下留情,然而可恶的捕猎者毫不手软地杀害了两条生命,脸上还露出得意的奸笑。

文章最后一句写道:“这些荒原上的精灵,随时准备向自由的天堂奔去。”读到这里,我的脑海里一片茫然,它们有自由的天堂吗?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被人们称为“珍奇”的动物,都在遭受着与藏羚羊同样的命运。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不要再随意杀害他们了,让我们每个人都尽一份力:保护好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吧!


最后的藏羚群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5篇

狼王梦读后感500字精选6篇

87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