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

| 本烔

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让人们感悟极深,深深被里面强烈的爱国情感所感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2021《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1

早在学生时代就听说《红星照耀中国》是本好书。怀着对斯诺的崇敬之情,我拜读了此书。该书从“局外人”的角度去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这段历史。该书是一部从新闻视角记述中国革命的历史书籍。通过了解认识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如果没有共产党人那坚如磐石的信仰,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和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被时下的中国当局刻意曲解、严密封锁的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他将他的所见所闻真实记录,以一个记者的视角,生动丰富地描述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他通过搜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运用文字的形式将这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斯诺的语言平实,没有过多的修饰性词汇。他不仅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而且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对国民党当局的暴行才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横亘在漫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才有了更形象的把握,对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亡国之祸的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

文章描写的都是在这片贫瘠生发生的故事。艰苦的生活环境,艰难的生存条件,然而人们却是满怀激情,斗志昂扬!是什么让共产党人如此乐观?是什么在坚强地支撑着他们?答案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国民党举起屠刀屠杀共产党的时候,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是信仰的力量让他们前仆后继!当共产党人辗转于被围剿被消灭的各个战场时,是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坚持下去!读后感·当红军在雪山上、草地上弹尽粮绝时,是信仰的力量让他们战胜一切困难!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共产党人点燃的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才能最后取得成功;正是有了这样的信仰,社会主义中国才能最终站上了世界的舞台。正是有了这种信仰,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异彩。

2021《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2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血的历史图册,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共及其军队所经受的苦难、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中共党人的每一次浴血奋战,多少人的鲜血铸就了我们的今天,可想而知今天的幸福是用鲜血凝结而成的。《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这不得不使笔者想到《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毅然离家出走,投身“地下革命”事业,为革命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为党的革命事业倾尽一生心血,鞠躬尽瘁。在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路程上,面对重重挫折打击,不管是林道静还是保尔,他们都不曾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他们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他们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有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了。

以上的种种,不得不使笔者在深有感触与热血激情的情况下,去阐发感慨:这是怎么样的党,多么伟大的党!纵有千万文字的追捧也捧不“红”这样的党,文字是多么苍白无力,但有林道静、保尔以及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这样血淋淋的人物存在,他们愿意为党的胜利倾注一切,就连出身在美国在生活背景、语言、习俗各方面有差异的埃德加·斯诺都从中国革命和它的领导人身上,感染了火一样的热情,在艰苦斗争时用自己的笔进行战斗,只为了他开始“信仰”的一切——党。

笔者阅读红色书刊并不甚多,但仅凭以上几个鲜活的人物以及《红星照耀中国》中所述的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时的艰辛与牺牲。我们就可以体会党在困难时期的艰苦卓绝;体会党在斗争中的峥嵘岁月;体会党在领导人民走向胜利时的无限伟大!心系这样的党,我们应该感到荣幸与自豪。

2021《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3

1976年1月8日,大雪纷飞,忧伤笼罩着整个京城整个中国,笼罩着每家每户。

十里长街送总理。

他是我们的周总理,是新中国的开国总理。他的故事激励着几代人,成为我永远的偶像。

他待人淳朴。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周总理对埃德加·斯诺是宽容友好的。不因他是一个来自“白区”的外国记者而横眉冷对,他说:“你虽不是共产主义者,但我接到报告,说你是一个可靠的记者,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你来到了苏区,我都热烈欢迎。”周总理是共产党员,他最大的特征就是对人友善。

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南昌起义失败后,周总理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对失败的原因冷静地分析。他认为这次的失败是他领导的失误,导致党内出现了叛徒没能及时察觉。他分析了很久,他批判了很多很多,但唯一肯定八一起义是共产党对国民党的第一颗子弹,也是中国崛起的第一步,他是谦虚的化身,他拥有严于自省的精神。

或许这一切,都离不开他年少时的梦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他去过法国,去过美国,去过很多很多地方,学习了很多先进文化,一心挂念着中国,他的待人淳朴促进了与他国友好交往;他的头脑冷静为中华崛起而创新。

41年后,他离开了我们,有谁还记得41年前的盛世。

从前往后数,41个春秋。

从后往前数,依然41个春秋。

您永远是我们的领袖,我们的偶像!

2021《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4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虽然穿越近80年的时光旧日,却墨香依旧,饱富内涵。回想儿时,暑假时闲手翻看家中旧藏,多被其中黑白照片吸引,好奇才是个中主题;此时正逢贯彻学________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每每夜读新版,结合自身工作,感悟更多、收获颇丰。

在我来看,价值之于经典的存在,源于其现实意义的丰富。而《红星照耀中国》的价值恰恰在于,在当今社会和当下时节,“红船”仍在,“红船精神”永流传,“红星”仍未褪色,“红星”也不该褪色。不可否认,随着时代进步和开放加深,各路思潮纷纷涌入,清风浊气一并同来,共产党人也面临着在引领发展的同时去伪存真、再塑形象的挑战。那么,《红星照耀中国》中所记述的那段党的峥嵘岁月,更给我们这些革命后来人以新的启示,也提醒着我们不应该忘却专属于我们的根脉传承,更不应让前辈的身影在历史的星空下踽踽独行。所以,我们共产党人永不独行,因为我们在意根基所在、在意形象所系、在意时代所需。

根基:初心与宗旨灌铸,力量与品质打磨

大树参天,枝繁叶茂,少不了根深蒂固的维护;由小及大,纤苗成材,少不了根系深植的努力。诚如我党,苦难曾经、腥风也历,直至今日,无百姓鼎力相帮,无庶民生死与共,便难以为继。因此,我们永不独行,因为我们来自人民,因我们的党派属性而自豪,因我们的阶级特质而骄傲。斯诺曾写道“书中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这种被作者称为“人类历史本身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来自于中国亿万百姓,而这就是我们党的土壤。今天,我们一起与时代共振,一起与世界赛跑,能够用自己的努力亲手奏响新时代强音,用自己的青春和祖国一起九洲揽月、五洋捉鳖,正是因为对人民的初心带来的不竭力量,对群众宗旨赋予的高尚品质,初心不忘,宗旨不忘。

形象:传承与发扬守护,纪律与制度捍卫

我想,当我成为了一名党员的时候,我便站上了巨人的肩头,看到的是更远的风景:那里有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冷峻、有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豪情、有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积极、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振奋。在这些场景中,一群人携手并肩,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更为全体党员赋予了坚韧、担当、进取的标签。因此,我们永不独行,因为我们承接前辈荣耀与期望,更肩负捍卫与弘扬的责任。所以,面对新的挑战,更需要我们正视困难,查缺补漏,锤炼作风,将弯路沟壑带来的经验和教训为我所用,用纪律和作风为我护航。我们的形象,更需要我们一路走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真正逐光明而行,驱乘“残联清风”,驾驭时代正气,才能吹散一切制约进步、抹黑形象的污霾浊气,有效荡涤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的铅华灰尘,最终使我们百炼成钢,赢来尊重,赢得主动,赢取胜利。

时代:梦想与激情描绘,创新与创造书写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是怎样的,这种巨大的变化对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会产生什么影响?在世界历史上会引起什么变化?”斯诺在书中开篇的思考询问,放之于今天仍然意义重大。回首党的发展壮大历程,回望共和国的崛起之路,不难发现我们已经向世界作出了强者的回应。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作为继承传统与光荣的新一代共产党人,我们又该如何?因此,我们永不独行,因为我们面向未来,正在开天创地,求索创新,携手先行。在这百舸争流、活力迸发的时代里,能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必然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一个创新的时代,需要我们以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去发掘开创,所以,我们欣喜地发现,在梦想与激情的照耀下,革新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特质和标签,通往明天的大门必将被创新创造带来的力量所推开。所以,这是我们一代人的幸福与幸运,因为我们正用变革再次向这个世界喊出宣言。

重读《红星照耀中国》,带给我了不一样的感触感受,它如同一面镜子,用曾经发生的那些事情,告诉我前路该如何走。前人曾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空绝凄美中透着的是无奈。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生而幸福,在党的指引下,在信念的支撑下,前辈可追、后路可期,进而更应闯出一片新的天地。我想,在那个不远的时代里,我们全体同仁需要进一步改变,在这种改变之中,必然要失去一些东西,必然要抛却一些优越,我们也必然会更多出一份傲骨,多出一份志气。我工作在机关党委,头顶便是神圣的国旗、国徽,那么面对发展变革期和改革深水区,我便有义务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我服务的岗位上努力奋斗!

今天,我写下了一个党员的一点心得,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未来与当下之间,必将是一段明暗相间的特殊岁月,请让我们一起承担、一道穿越,请让我们永不放弃、永不独行。

2021《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5

当看到这个标题时,我心里就接连不断地冒出了好几个疑问。这本书讲的是旧中国,还是如今世界上已能站稳脚步的新中国?如果是旧中国那讲的是不是激烈的抗日战争;如果是新中国,那讲的又是什么高科技呢?再一看作者,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于是,我又想:如今的中美贸易战争打得这么不可开交,那当时的美国人对中国又是持何种看法的呢?带着种种疑问,我推开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大门。

全书一共分为12个篇章,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第四篇——一位共产党员的来历和第五篇——长征。

第四篇中的那位共产党员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在这一篇章里,毛泽东接受了斯诺的采访,讲述了他自己早年热爱读书的经历,尤其是进入长沙后不断退学进入新学校直至最后考入长沙师范学校才暂时停止了奔波。毛泽东的读书经历不禁让我想到了1920__年5月4日的青年爱国运动,引发这场运动的原因是1920__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仔细一想,连学生家们都开始罢课示威,足以见得当时的政府是多么的腐败。

第五篇讲的是长征,我在不了解长征的情况下,误以为所谓的长征是因为共产党被国民党联手打败了,红军为了保留住余下的红军战士才开始长征。其实不然,红军战士之所以长征是因为蒋介石的五次围剿。虽然前四次围剿红军战士巧妙地运用各种战术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并缴获了敌军的弹药、武器作为补给,扩大了自己的兵力。但在第五次围剿中,蒋介石动用了约90万军队,成千上万座小型碉堡,大量重武器以及400架飞行战机,如此凶猛的火力,让红军被迫无奈的选择了长征,只为有朝一日能够报仇雪恨。但是,长征路上同样是困难重重,过草地、翻雪山、飞夺卢定桥,没粮食的部队只能煮皮带吃,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与我们相比,红军不知道要比我们惨多少倍,我们真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当中国人。”我希望红军战士们这份坚持不懈、敢于斗争的精神能够永远地传承下去,也希望未来人们口中所说的不仅仅是“红星照耀中国”更是“中国照耀世界”。

2021《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2021年九年级5篇

高中必读《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5篇汇总

红星照耀中国小学生读后感600字2021年5篇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作文2021

红星照耀中国中学生读书笔记7005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0字5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0字左右范文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600字范文五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00字范文

88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