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感悟精选800字

| 阿祖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晚年的时候,回忆过去写的一本书,《朝花夕拾》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具有对封建教育、封建道德、封建顽固派的批判意识。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感悟精选8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743603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感悟精选800字1

《朝花夕拾》这本书,早已是如雷贯耳,只是百闻而不得一见罢了。

其实我是很喜欢读鲁迅先生的书的。因为他的书中蕴含着许多我们无法在现代所能够寻觅的到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还有那令现代人所向往的童年生活。

而《朝花夕拾》却正好包容了先生所有的写作特点。

美好,天真,稚嫩,对爱的领悟,对现实的安慰凝结成了这一代著作。其中,也让我们领悟到了不少文字以外的东西。

碧绿的菜畦,轻捷的叫天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先生童年的美好;

相信传说,相信“怪哉”虫的存在,让我们理解了孩儿的天真;长妈妈把心爱的小隐鼠踩死,小鲁迅对长妈妈的不满,也都使我们沉寂在儿童的童言无忌,两小无猜的幸福当中。

而我们民族的巨人,对于爱,对于现实却又有另一番独特的看法。

爱,无非就是对朋友的爱,对亲人的爱。朋友,这本书里我是没看到几个先生很好的朋友,只是在日本留学时作为先生老师的藤野先生和被先生“讨厌”的范爱农罢了。但是作为先生的老师和同伴,先生对于他的老师倒是相当的尊重的。因为他们都是与先生奋斗在同一战线的伙伴,战友,都为中国的光复而努力着。

藤野先生,作为一名日本人,相信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并对先生特加关照,着表示着他相信和信任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人,而是相信和信任整个中国,整个中华民族。所以先生对他侍奉有加。

范爱农同志,作为先生的同志,也应该算是一位爱国人士,为了一名中国人的尊严而死,先生也对其十分的想念与尊重。

而对于家人,鲁迅先生又是极其的伤感的。

伴随他一起长大的长妈妈,给他讲了许多许多的故事,又为了先生的成长买了一本连自己也不知名字的书,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先生,爱护着先生。虽说有时被先生所厌恶,但终究还是有感情的。

先生以炽热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往事的追忆,对已故亲友的真诚的怀念。

但“我们的青春年华在我们的面前,而不是在过去”,先生擦干了泪水,为他的青春年华,为中国的未来而惜别过去。

先生在日本留学中看电影所受到的启发,是无法衡量的。在长妈妈的“教导”下,先生也受益匪浅。

本书在任何篇章都在抨击着当时社会的黑暗。鲁迅先生的仇猫,对“名教授”,“名人”的抨击也不见少处。

《朝花夕拾》,饱含对过去的惜别与对未来的奋斗!描画卖掉了,可先生的斗志没有卖掉;长妈妈过世了,可先生的希望没有消失;老朋友死了,可先生没有颓废!仍然为未来而奋斗着!

#756051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感悟精选800字2

寒假中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十分的优美。在这组文章里,作者追怀青年时代的往事,既描写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的怀念,又真实地书写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所经历的种种生活。其中写了许多关于少年儿童的事,使我在读文章时,仿佛也在品味着自己的生活。

其中有一篇《藤野先生》让我读来十分地感动,让我懂得了知识是没有国界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学医学时的老师,对作者非常关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讲究,但为人却诚恳、公正,对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他一一纠正作者笔记上的错误,“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他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在知道中国人很敬重鬼时,还担心作者不肯解剖尸体。藤野先生真挚的爱给了在异国的鲁迅极大的鼓舞,是十分无私和伟大的。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了在中国抗日战争以前,有一位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来到了中国,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救死扶伤”成了他的使命。在面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时,他也毫不退缩,丝毫没有回国的意愿,而是坚持留在了中国,最终在为病人手术时不幸被感染,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藤野先生和白求恩医生,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使命拼搏着、奋斗着,而且有着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这不仅让我感动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我想:我们现在作为一名学生,的使命不就是利用这青春的大好时光好好的学习吗?就像作者说得那样:“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有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再继续写一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在想要放弃时,我们应想想身边辛勤的老师时、我们应想想身边含辛茹苦的父母时,便更应该努力的学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这让我再次感到了好好学习的重要性,朋友,就请你从现在做起,用双手去放飞理想的翅膀!

#739101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感悟精选800字3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翻开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一篇篇记述先生童年生活和青年时求学历程的作品跃然纸上。在书中,先生采用白描的手法,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在夹叙夹议中,对封建思想和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在他的笔下,一个个故事生动形象,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细细品味起来,既耐人寻味,又饱含哲理,我们可以从中强烈地感受到鲁迅先生记忆深处的芬芳馥郁和思想情感的火花交织。

这本书内容丰富,鲁迅先生用大部分的篇幅记述了童年时光的点点滴滴,倾注了自己对童年无限的留恋和真挚的情感。书中描写童年生活最为详尽的莫过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承载了童年的快乐时光,留下了童年的美好回忆。这些童年往事在先生的笔下或妙趣横生,或幽默充盈,或生机盎然,细读起来引人入胜,留连忘返。我已陶醉其中,已然步入书中,与儿时的鲁迅在百草园中里一起摘覆盆子、挖何首乌、听夏蝉鸣、捉蟋蟀,又与少年鲁迅一起描绣像、读诗词、看庙会……就这样在嬉戏玩耍中一起慢慢长大。但最终要告别他的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去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念书了……

除了童年的美好往事,鲁迅还写到了家庭的没落、世态的炎凉、南京求学的过程,进化论的萌芽以及学医的过程。直到后来,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鲁迅先生彻底醒悟了,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改造国民的精神,拯救孱弱的民族。于是,鲁迅先生选择文学艺术作为自己的武器,以笔为枪,以墨为弹,坚定而果敢地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一步。鲁迅先生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呐喊》、《彷徨》、《野草》等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带领中国新文化运动在打破黑暗统治的斗争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从此,中国文坛便开满了浓郁芳香的血色蔷薇。

拢一脉盈盈花香,娓娓絮语;品一篇世间好文,脉脉传情。让我们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的精神,热爱祖国,向往自由,不忘初心,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勇敢地去拼搏、奋进!

#525380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感悟精选800字4

《朝花夕拾》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

《朝花夕拾》中我影象很深的是《无常》和《二十四孝图》这两个故事。《无常》中的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通过无常和阎罗王这两个人物的鲜明对比,讽刺了现实一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尤其是郭巨埋儿这个故事,自己明明有些钱,却全给了自己的兄弟,后来家里穷得吃不起饭了,却想到家里的儿子会抢老母的食物而决定牺牲自己的儿子,十分的迂腐,且多多少少有点欺世盗名之意,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藤野先生》也同样记录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学医救国到文艺救国的转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鲁迅留学日本之时,是风雨如磐暗故园之时,也是鲁迅个人处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时期。他曾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从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中国人的麻木不仁中,鲁迅才深刻地认识到,学医可以拯救人的身体,却不能拯救人的灵魂。鲁迅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我感受到的是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动、感激与怀念,即便当《藤野先生》的形象深入人心,却少有人记得他的名字藤野严九郎。我感受到的是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报国之情。《藤野先生》,记叙的是一段感人的师生情,一颗动人的爱国心。

#860154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感悟精选800字5

一朵朵花瓣,一缕缕香气,组成了一座花园,它就是《朝花夕拾》。翻开书本,似乎真有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鲁迅先生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他是这样的大胆,敢于批判,勇于反对,看似赞美的句子实际上是在辛辣的嘲讽,见解独特,开创了我国白话小说的先河,不愧是伟大的文学家。

读了这本书,我对书中的人物感受最深的是阿长。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粗俗的劳动妇女,但她热心肠,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没有心机,像所有人一样希望自己一生平安。我很喜欢阿长,她会讲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她很和蔼,很大方,还有衍太太,我也是对她印象深刻,鲁迅先生对衍太太的描写表面上是赞美,实质上却是嘲讽和不满,衍太太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妇人。这种人是最令人们厌恶的。

这本书中最引起我共鸣的文章是《五猖会》。鲁迅先生在小时候那么向往五猖会,父亲却要求他背书,使他一点也不快乐,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相同的经历,鲁迅先生真切地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认为家长们真应该看看这篇文章,听听我们孩子到心声,反省反省自己。

鲁迅先生从自己亲历的生活感受中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封建旧俗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对爱国知识分子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给予深深同情并充满愤慨,对胸怀博爱的异国老师,则充满敬佩之情。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而如今,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身为未来栋梁的我们,怎能不努力呢?

让我们一同拾起鲁迅先生记忆中的花瓣,了解旧中国的弊端,并为了中国更加强大而奋斗吧!

朝花夕拾读书感想相关文章: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个人体会五篇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书评五篇

朝花夕拾读书感悟600字5篇

阅读朝花夕拾读后感心得感想范文5篇

读朝花夕拾有感读后感5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简单600字5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心得5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满分心得体会5篇

2021《朝花夕拾》读后感心得5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5篇

188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