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道理感悟及暑假读后感
推荐文章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们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晓得你们对于《骆驼祥子》这本书的感受又是怎么样的呢?那就一起来写写读后感记录下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骆驼祥子道理感悟及暑假读后感(5篇),希望大家喜欢。
骆驼祥子暑假读后感【篇一】
这是一个悲剧。同时,祥子最终的堕落与社会之堕落是分割不开的。有些人因出身贫寒,所以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奋斗,却无果。这是什么造成的,是残酷的社会。现实社会中,钱似乎能代表一切,什么知识大于金钱,根本是个“假命题”。因此,若想在现实社会中立足,充分的知识、良好的生活背景必不可少。相比之下,后者因素比例更大,所以制造了那么多的遗憾,甚至于悲剧。现实社会中的机遇也决定着理想的实现与否。法拉第小时候家境贫寒,偶然的机遇使皇家学院院长哈维认识了这个聪明好学的孩童,最终使法拉第成为了著名的电磁学家。日本著名商业家松下幸之助刚刚创业曾一度破产,但也是偶然的机遇使他认识了世界名牌公司,使他走向了富裕之路。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只占少数。理想和现实并存才能实现突破,创造历史。
与此同时,作者通过祥子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格改变的问题,也给我很深的印象。祥子迫于生活的压力一步一步堕落为社会垃圾,如果环境不是这样恶劣,那么祥子一定不会是这样的。可是事实是这种事情即使是在现在的社会也在不断发生,每天都有很多人为生活所逼,失去了一开始的品格,成为和祥子一样的行尸走肉。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祥子生活在现在的社会里,那么情况一定就不一样了吧?可是事实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即使是在现在的社会里,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去思考,很多事情就象鱼和熊掌那样,不可兼得。而这种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大多数人和祥子一样,为了生活抛弃品格。当人们惊醒时会发现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所以说,祥子变成后来的样子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
其实祥子一开始也在努力地与生活斗争,只是他失败了。而他的失败就败在没有坚持,如果他坚持了,那么事情就不会是这样。可是,事情是没有如果的,当生活开始的那天起就没有了如果,所以我们没有退路,所以我们不能退缩,所以我们只能向前,所以我们要让自己永不后悔。
骆驼祥子暑假读后感【篇二】
《骆驼祥子》这本书看下来,让人既无奈,又着急,看着一个心里纯洁,思想崇高的人,慢慢的被社会给腐蚀。老舍这本书讲述的时期大概是晚清,社会腐败,黑暗,到处都是流言蜚语和战争,这时,一个呆头呆脑的农村小伙——祥子,带着无知与懵懂来到了北平(北京旧称)。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这就是作者对他大概的一个描写,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憨厚的人,他因为没什么知识,只能凭借自己高大威猛的身体和用不完的力气去拉车,从他当上车夫的那天起就开始盘算如何自己赚钱买车,就不用给车份,在他日夜努力下,刚买来一辆新车,可是,在接一单时被莫名的抓去了,在监狱里待着,后来凭借努力跑了出来,可是车没了,全身上下只有一套衣服和他偶然得到的三只骆驼,他出去后别人也就叫他骆驼祥子了。他无处可归,只能卖了骆驼,找个小店休息一阵,找到了人和厂,也遇见了虎妞,整篇故事从这里才算真正开始。
祥子:以前憨厚老实,听话,安分守己,经历了许多事情后变得和其他车夫毫无区别,他也去白房子,也吸烟喝酒,他心中最后那点崇高的信念也被腐蚀的干干净净的。
虎妞:书中的原话是:又老又丑,没有女人样,蛮横无理,嘴皮子厉害,连男的都怕他,爱骗人,如骗了祥子,说她怀了祥子的孩子才能把祥子玩弄在手中。虽然是女儿身,却是个男儿心。最后怀胎时难产,带个死孩子,断了气。
这本书看完后,我觉得祥子的性格变化很大,从憨厚诚实变成欺骗邪恶,从老实变成狡猾。没有办法,一个经历了感情破灭,家庭支离破碎,被欺骗,被利用的人,他能变得怎样?老舍这篇文章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书中结尾有一个片段,居然是那个时期的人爱看别人被砍头,看别人被枪毙,这是多么血腥,荒谬的心里啊。
骆驼祥子暑假读后感【篇三】
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后,我从中了解到了在当时混乱的社会里,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小说主要讲了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骆驼祥子善良淳朴,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着。后来,经过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虎妞对他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身心都带来磨难。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深刻地揭示了生产这个悲剧的原因。这个故事,反映了北平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命运与遭遇。祥子本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热爱生活,热爱北平,但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个世界!
我仿佛看到了天桥、鼓楼、白塔,是牌楼、街道、小巷,是车厂、大杂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几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这儿没有丝毫田园诗一般的快乐,而是祥子的那双大脚马不停蹄地跑过大街,穿过小巷,烈日下,雨雪中处处有他艰难的身影。兵匪的鞭子,杨先生的盘剥,刘四爷的臭骂,孙侦探的明抢,洋大夫的冷漠,这是一座千真万确的地狱!最后虎妞惨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马头倒毙在街头,祥子也终于穷途潦倒,逐渐消失在一座城门洞里……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层广大劳动大众的生活,这逼真的描写让我体会到了人力车夫们不可逾越的悲惨命运,让我深刻地认识了“地狱究竟是什么样子”。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通过祥子周围人物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以及由他们织成的统治之网对祥子们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一种变形反映。
整部小说语言生动,文笔刚劲有力,刻画出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堪称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说里充斥着的悲凉发人深省,故事离奇感人。所以家喻户晓,已译成各种语言流传多国,在世界文坛都有极重要的影响。这部小说里所说的事情,的确离我们现在有几十年了,并且也肯定有艺术加工,但文学总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千千万万百姓生活中的一曲。通过它,我们至少可以知道:社会曾是那么的黑暗,希望曾是那么的渺茫,因为它毕竟就发生在不久前的中国,发生在这雄鸡病危的年代。
现在的社会稳定,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作为青少年,有书读,而且到处都有人维护着,鼓励着。所以我们不能辜负新中国对我们的期望。至少,我们要学习骆驼祥子奋发向上的精神。
骆驼祥子暑假读后感【篇四】
一身简朴的布衣,一双黑色的布鞋,加上一条沾满汗水的白毛巾,大概就是多数人们脑海中那个人力车夫的形象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基层,每一天的工作无非是拉着载着人的人力三轮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用自己的劳力和汗水生存,他们是旧社会人们眼中的低微人群。
我国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在抗战前夕,对这群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刻画,写出小说《骆驼祥子》。老舍以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透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
小说主人公祥子,一个以前年轻力壮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一个以前强势、独立的头等车夫,一个以前以为只要不怕吃苦就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天真”的乡下汉,却在社会中一步步沦陷,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倒在街头,再也爬不起来……是什么原因造成祥子这样的变化呢答案很明显︰是旧社会的腐败,将他磨砺成了另一个人一个整日游手好闲,吸烟酗酒的小混混。他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中完全丧失了理想,丧失了要强的性格,丧失了对生活的所有企望和信心!
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在为自己怀揣的梦想努力打拼呢许多人在每一天枯燥的工作中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只为了一时的酒足饭饱,没有积蓄,没有规划,用网络上的一个流行名词来说,就叫“月光族”。这类人就如丧失了斗志后的祥子一样,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既然这已不是那个昏暗、苦难的社会,那我们为何不能为自己制定一个深远规划透过自己的勤劳奋斗来改变自己呢。
导致祥子一步步堕入深渊的,我想,出了那个“把人变成鬼”的黑暗的社会和制度,还有他自身封建愚昧的思想。他看不到受压迫的小生产者拜托奴隶地位的真正出路在哪里,而是把一切都归于“命”。他丝毫不知,命运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要想在那个“吃人”的时代立足,就务必把握命运,挑战命运!
巴尔扎克说得好:“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显然,小说中的祥子是属于最后一类人,他在苦难中堕入了万丈深渊。试问,你们甘愿做一个弱者吗相信大家的回答是一致的,当然不愿意。那么,就让我们昂首挺胸,向命运发起挑战,向苦难发起挑战,为拥有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而努力吧!
最后切记,命运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
骆驼祥子暑假读后感【篇五】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诚实的劳动,创造生活。他怀着买车的信念,拼命的赚钱,就像是一个旋转的小陀螺。终于,祥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车,那辆车对于祥子来说,不知道是他磨破了多少双鞋换来的。可是命运捉弄人,车接二连三的被人夺走,祥子的梦想之火一次次的熄灭。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不断的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在此,我不由地感动和怜悯了,对祥子那坚持不懈,为梦想而拼搏的那股韧劲而感动;对祥子被悲惨的命运所折磨,而只能无奈地沮丧和失望感到怜悯。这教育了我:要坚强的面对困难,失败了靠自己站起。
之后在从与虎妞的结合到虎妞最终死去的期间,使祥子的心灵深受打击。最终车卖了,虎妞死了,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又如同刚开始般。一切的一切像用橡皮擦擦笔痕般,将一切都挥发了,只留下几条深深的印痕。而在祥子心中,深深的印痕却永远烙下了。祥子从此对世界充满了敌意,开始报复身边的所有人。从前讲义气的祥子,如今却开始欺骗自己的朋友、利用他们,把他们的一切都骗抢过来。他变得奸诈,甚至无耻。简直变了一个人,偷抢拐骗,只要能拿到钱,他什么都做得出。看了这些,我心头不禁得发酸、失望,还带着丝丝怒火。失望的是祥子没有坚持下去,最终被黑暗吞噬;愤怒的是以前那个老实憨厚的祥子如今却做尽了一切伤天害理的事,他自己却还是毫无悔意。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在黑暗的社会中,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凭自己来打败命运,可是最后呢,却使身心又一次的伤痕累累。祥子在一次次的痛苦中挣扎,越陷越深,他渐渐的被黑暗所扭曲、吞噬。以前有抱负且满是骨气的祥子,现在只有对钱的贪念而已。在社会的黑暗与金钱的诱惑下,祥子没有了骨气。“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的确,祥子为了“生命”来争取钱,而“生命”和“理想”中他选择了“生命”,因为只有“生命”才是穷人唯一可以选择的东西。那时穷人的命也许就像是枣核儿两尖头--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人的命运不完全由自己掌控。故事主人公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可最终,命运仍不费吹灰之力的摧残了祥子。
骆驼祥子道理感悟及暑假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