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为脍炙人口的名作之一,亦是现代文学“最美的收获”之一。它由作者构思并开始写作于1937年的武汉,而因时世动乱不安,转徙流离,直至1940年12月才在香港完成。作品先是边写边在1940年9月至12月期间的香港《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翌年5月由上海杂志公司在桂林出版单行本,可惜作者未看到样书就英年早逝了。
《呼兰河传》自诞生后,多年来不断再版、重印,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之一。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笔名悄吟等,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27年,进入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一女子中学读书。1931年,为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开始了一生的流浪和漂泊。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得到鲁迅先生的帮助。1935年底,出版中篇小说《生死场》,轰动文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辗转于武汉、临汾、西安、重庆等地。1940年1月到香港,在病中完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并写出长篇小说《马伯乐》第一部及回忆性散文《回忆鲁迅先生》等。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年仅三十一岁。
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极具才情的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拥有两套笔墨,两种才情。一方面关心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穷人和弱势者的生存境遇;一方面又专注于自己孤寂的情绪,心灵的微妙感受,对于爱和温暖的追求与向往。
萧红对于国家民族的关心,更多时候聚集于批判国民性的痼疾这一焦点上。她曾经说:“现在或是过去,作家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便指这一点。萧红的这一追求直接受到鲁迅“改造人的灵魂”的写作导向的影响,是五四启蒙精神的延续。
经历多年漂泊之后对于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反思,促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
相关推荐
延伸阅读
-
王晓春:平视美国教育【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本月我研读的是王晓春老师的《平视美国教育》。刚入行时,同事介绍我去读王晓春老师的书籍,前几年也略读一二,王晓春老师写了许多教育类的书籍,这些书读起来故事性强,不费力气
浏览:109 读友书目 -
何建明:忠诚与背叛【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忠诚与背叛》是何建明和厉华创作的小说,《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一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列为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庆祝建党__周年重点出版物的
浏览:135 读友书目 -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是2011年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仓央嘉措。该书全面地收录、整理、翻译了六世__喇嘛仓央嘉措流传下来的作品,并做了文辞优美的赏析。
浏览:50 读友书目 -
读《爱的教育》有感个人心得
用爱播洒阳光——读《爱的教育》有感细雨蒙蒙的午后,我在静静地整理着书架上的书,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映入我的眼帘,我不觉停下手中的活儿,重新翻开书本,于是,熟悉
浏览:233 读友书目 -
王小波:思维的乐趣【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着并快乐着,探索思维的乐趣。思维能够产生乐趣,也能够巧妙转变结果。举个例子:一个土豪,每次出门都担心家中被盗,想买只狼狗栓门前护
浏览:106 读友书目 -
罗伯特·清崎: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罗伯特·清崎有两个爸爸:“穷爸爸”是他的亲生父亲,一个高学历的教育官员;“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亲,一个高中没毕业却善于投资理财的企业家。清崎遵从“穷爸爸”为他设计的人
浏览:113 读友书目 -
阿甘正传【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温斯顿·葛鲁姆编著的《阿甘正传》是电影《阿甘正传》的小说原著。 阿甘是常人眼中的弱智和白痴,但他天性善良单纯,加上天赋异禀,使他先后成为大学橄榄球明星、乒乓球运动员、
浏览:162 读友书目 -
傅雷家书【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经典的作品是最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就像一位博学的智者、谆谆教导的老师。而《傅雷家书》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这个寒假我认真阅读了《傅雷家书》,在书中,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美
浏览:752 读友书目 -
初中生阅读书目推荐5篇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
浏览:1239 读友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