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读后感500字

| 芷晴

《茶馆》读后感500字

《茶馆》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的著作,这本书里面的每个人物性格特点都被这位老文学艺术家刻画的十分鲜明。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茶馆》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馆》读后感500字

《茶馆》读后感篇1

很早就听说北京有家很有名的老舍茶馆, 每天晚上的演出吸引了很多外国友人,这次去北京,妈妈也特意给我安排去那儿看演出。

推开茶馆的大门,只见一个身着大褂的堂倌笑呵呵地就把我们迎上了三楼的表演厅,正对门的是个舞台,舞台下面放了八排的八仙桌,每桌六个人,桌上放了各式茶点,你一坐到位置上堂倌就过来倒茶。演出开始了,有民族舞、传统相信、京剧段子、长嘴茶艺表演、中国功夫……

我最喜欢的是手影和变脸。表演手影的演员手和身体通过灯光在一块幕布上给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唱会”银幕上一会儿是个欧洲的摇滚明星,一会儿又变成了非洲的女歌手、美国牛仔歌手,太精彩了,下面的观众掌声不断。接着银幕上又出现了各种动物,凶残的鳄鱼、嗷嗷叫的狼、摇着尾巴的哈巴狗、调皮机灵的猴子、在天空翱翔的老鹰……。

神奇的变脸让我至今难忘,随着一阵阵锣鼓声,一个身穿金黄色戏袍,头戴两根长长的花羚,脸上戴着一个通红脸谱的演员大踏步走上了舞台。她变脸的方法可真神奇,根本不用转身或遮挡。只见随着叮叮咚咚的锣鼓声,头一甩脸上的脸谱不变成关公了,跟观众一握手,就变成张飞了,这不我一眨眼,她又变成了秦琼。更神奇的是,当她露出本来面目跟我们打招呼时,一晃脑袋又变成了曹操。我睁大眼睛也看不出有什么破绽。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表演厅。

《茶馆》读后感篇2

在暑假中,我找出了爸爸珍藏的书《茶馆》。

《茶馆》是老舍的著作,里面写了一个掌柜和他的茶馆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王利发的人,因为丧失了父亲,所以他二十岁就当上了裕泰茶馆的掌柜。在这个茶馆,你没事有事都能待很久。

可是,好景不长,大清的警察宋恩子吴祥子天天来捣乱,搅得生意一塌糊涂。好不容易等到了民国,宋恩子吴祥子的儿子居然也当上了警察……

裕泰茶馆一天不如一天,悲剧就天天发生:先是妻子被车撞了没人管,又是伤兵天天来搅生意,最后竟然让刘麻子给要走了。

最后的一天晚上,老掌柜叫来了朋友秦二爷、常四爷一起说起了自己的遭遇,朋友走后,老掌柜将常四爷拣来的纸钱点燃了。一会儿,就火光冲天,老掌柜依然坐在哪儿,他想起了年轻的时候……

《茶馆》这部小说看后总是叫人悲愤不已。为什么可以让小唐铁嘴儿、小刘麻子、小宋恩子、小吴祥子这样的家伙过得有滋有味,天天不愁吃不愁穿。而就不许像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松二爷这样的大好人过上好日子?这种世道也太不公平了,但那时的人们又能说什么呢?

《茶馆》读后感篇3

这部剧运用对京城中裕泰大茶馆里人们的谈话,体现了国家的兴盛衰败。从戊戌变法的失败到解放战争的前夕,时代的变迁让茶馆里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变成了一部历史剧,而这部历史剧的主角当然就是茶馆掌柜王利发了。

王利发是个精明而正直的人,年仅二十岁就出来替早逝的父亲打理生意,他生在一个混乱的、战火连绵的年代,最后因为不能忍受自己经营了几十年的茶馆被人强行霸占而上吊自杀。是啊,用戏中的话说,那是一个人们“一堆一堆给洋人送钞票”的日子,不少的人都当起了汉奸,特别是戏中的两代小人——刘麻子和小刘麻子。

先说刘麻子吧,他见利忘义,干着给人说媒拉线这种不正当的生意,不论双方愿意与否,只要有钱赚他就干,有时甚至还卖人儿女。在第一幕中,他竟然把一位生活贫苦的农民——康六的女儿康顺子以十两银子的价钱卖给了给了一个太监。

而刘麻子的儿子小刘麻子呢?他非但没有“改邪归正”,反而还“发扬光大”,要创办一个专给美国人提供女招待的“花花联合公司”,甚至想方设法霸占了王掌柜的裕泰茶馆,把它改成了一个“取得大量情报,捉拿共产党”的地方。

现如今,像这样见利忘义的人还在少数吗?有些奸商,为了谋求暴利,用偷工减料制成的东西来蒙骗消费者,甚至不惜搭上消费者的性命!

不过现在,随着人们的意识不断增强,理解那些为祖国作贡献的好心人越来越多,这是让人们欣慰的一点。不管怎样,《茶馆》这篇局本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从中读出了一位语言大师的爱国爱民,善解人意。

《茶馆》读后感篇4

记得当初始读老舍的《茶馆》是高中课本上的一段节选。当时,读后我就有一种受骗的痛感。先前心目中对老舍的“崇拜”顿时“破坏”了。我觉得那是一处“败剧”。再听了老师那“无情的分解”后,几乎痛得没有知觉,除了失望还是失望。说它是一部鞭挞社会的黑暗现实的戏剧,在我读之前就想到了。因为中国近代大多数著作,都是这个路子。不过,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我也就无话可说;但我觉得还有别的话可说。

为什么我读了之后会觉得很失望呢?是我的品位不高还是老先生的作品——不,他的作品“理应”是好的,因为都这样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是“人民艺术家”。读时也是抱着这是“人民艺术家”的作品的想法去读。就像读《红楼梦》因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我想,许多人读书就是冲着作者来,而不是冲着书本身来的;或者就是冲着一些对书的“评价”而来。但好书,不一定合每个人的口味。一旦这书不合口味,作者也就受“迁连”了。这也许是我“失望”的原因吧!

我自认为老舍《茶馆》在当今大多数年轻人眼中是不为“称道”的。如果老舍没“人民艺术家”的称谓,没有很多关于《茶馆》评论性的“糟粕”文章,是不多人放在眼里的。记得我曾经看过一篇关于《茶馆》语言特色的评论文章,好像是《“那点意思”是什么意思》洋洋洒洒几万字,说是用得如何好如何妙;如何“有意思”,“真是有意思”。看后,觉得这人真没意思透顶。它只不过是一句很平常的“暗语”,并没有那意思,你非要给看出点意思不可;显得你很会看,能看出点意思来。中国就有这么些‘看客’专把平常事儿非看出点“新鲜味儿”不可。好比如今这媒体炒作,白的炒成黑的,香的炒成臭的才算事儿。

《茶馆》读后感篇5

喜欢上茶馆源于《茶馆》。

现在,在我们眼皮底下,关于青春的文字早已泛滥成灾。青春是一种奢侈品,所以过于浮华。我们的心灵就在这样的喧嚣中慢慢老去,以背离我们理想中的方式老去。

过去,我总以为如鲁迅、朱自清、老舍这样的大文豪,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一种腐老的气息,就像雨天的潮湿感一样很容易让人产生淡淡的惆怅。所以一直以来,自己都是在拜读那些浮华的青春文字。

这应该是一种错误。因为老舍先生的《茶馆》正如一面斑驳的墙,凄凉中旧旧的却都是温暖。它让人或喜或悲,让人大彻大悟。

《茶馆》是在写一个明明白白死去的过程。“掌柜的”王利发是悲惨的,因为他是那个悲惨时代的牺牲品。他像一只玩偶,他活在苍穹之下,活在对别人的恭维中,但他却一刻也没有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结局是他死得好,我想的确是这样。一个诗人说,死是世界上唯一的黑影。王利发的死,正是结束了他作为一只玩偶的命运,结束了那个时代赋予他的无尽的比死更可怕的黑暗。

当然,喜欢《茶馆》不仅仅是由于它伟大的艺术成就,我还倾心于老舍先生为我们营造的茶馆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的市井气息。

大抵茶馆的存在无形之中就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使人们回归到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中。晨练之后的老人,久违的朋友,远道而来的客商以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当他们步入古朴别致的茶馆中,或悠闲,或恬静,或安然,或淡定的生活状态都萌发在喧嚣之上。功名利禄这时候也只是一副华而不实的装饰品,索然无味。常四爷,松二爷,社会中的三教九流,在茶馆中寻找的不正是一种洒脱和理想吗?缕缕茶香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茶馆》读后感篇6

《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一部不朽的传奇。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老舍把这些人物集中在茶馆这个微缩社会中,让他们各自上演不同的人生故事,用小人生来写大社会,同时以茶馆的兴衰来透视旧中国的衰败。

《茶馆》一剧具有极强的社会批判精神,反映了生活在黑暗社会中小人物的命运是多么悲惨,道出了劳苦百姓对生活的憎恨与不满。可以说,老舍笔下的三幕戏葬送了三个时代,这三幕戏共占了五十年的时间。这五十年中出了多少多少大变动,可是剧中只通过一个茶馆和一些下茶馆的小人物来反映,并没正面叙述那些大事。这就是说,用这些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这些混杂着汗与泪,歌与笑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抓住了这个场景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级阶层、几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这样的戏剧构思纵横开阖,既是大气魄大手笔,又不乏细微之处的生动描写,是老舍先生的独创,带给了大家这样耳目一新的故事。因此曹禺先生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茶馆》读后感500字相关文章:

《茶馆》读后感500字精选6篇

《茶馆》读后感500字

茶馆读后感500字精选

茶馆的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茶馆观后感

《茶馆》读后感精选6篇400字

关于《茶馆》读后感精选5篇

《茶馆》读后感400字范文

关于茶馆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茶馆读后感3篇

37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