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名著读后感范文

| 美云

初中课外名著读后感范文五篇

大家记住,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如果不知道怎么写,快来看看有关读后感的范文吧!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初中课外名著读后感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课外名著读后感范文1

漫画、卡通、寓言、童话和小人书曾让我百看不厌,此外,我也喜欢看励志方面的书,吃过各种版本的“卡耐基”、喝过各种各样的“鸡汤”。眼前这本《谁动了我的奶酪?》似乎综合了它们所有的口味,着实叫人喜欢。

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后来,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奶酪”自然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无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总耽于“失去”的痛苦、“决定”的两难、“失望”的无奈……那么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障碍。生活的迷宫很大,你会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纪渐长,就“懒得变动”,或者是“没有勇气和激情”再去变动和追寻。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轻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当一位被变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肮脏的镜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时,《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地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一位诗人说,“今天,全世界都需要安慰”。作者正是迎合了世界性的巨大心理需求,用一个小小的寓言打开了人们的心扉,给人带来一种内在的勇气,去直面“软心理问题”(即医学病态心理之外的个人心理问题,又叫“正常人的心理问题”)这种每个人都肯定存在的心理障碍。

《谁动了我的奶酪?》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挂在脖子上,时刻准备穿上它,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追寻。

初中课外名著读后感范文2

深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使我感到了当时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军民的懦弱,更可恶的就是那无耻的英法联军!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全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十分美丽。可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来到了圆明园,在园内肆意烧、杀、抢、掠,出园时每个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还放火将这具有无限价值的圆明园付之一炬。就这样一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毁灭了,之后只剩下几根残柱。

这篇课文,使我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无限惋惜,而当时无能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这些万恶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下了不抵抗的命令,把洋人当做靠山,想依靠洋炮来扫除国内的革命势力。我痛斥黑暗的清政府。但是最可恶的是万恶的洋人,他们不但随意侵略中国,还把我国的名胜古迹烧毁或破坏,他们还让我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的国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而清政府和洋人们不明白,在这蒙受侮辱的背后,又有多少万双泪汪汪的眼睛在看着他们;有多少双愤怒的眼睛怒视着他们;有多少万人正准备揭竿而起,他们却丝毫不顾人民的死活。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屈辱历史的一段见证,它的残垣断壁,仿佛在对人们诉说它辉煌的过去,又好像在向人们诉说洋人的残暴行径。它的毁灭在我国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英法联军为什么来侵略我们呢?原因就是我们太落后了,要是当时我们强大,他们敢来吗?所以落后就要挨打。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劳,不让祖国再受蹂躏,让祖国永远列强国之首。因此,我们要铭记这一句话:莫忘国耻,振兴中华!

初中课外名著读后感范文3

大自然以山水风光展示着它的美,音乐中以流畅欢乐的音符传递着它的美,语文中以一个个文字构造着它的美,美术中以绚丽的色彩搭配着它的美,科学中以每个小实验的奥秘诠释着它的美,数学中以巧妙显现着它的美……由此可见,生活中处处都是美。

虽然这些美有着各自各种各样的风韵,但是,一颗纯洁善良的心是最美的,难道不是吗?阅读了《与美同行》这本讲述着美的故事的书后,带我认识了周围的美,使我对美感受颇深。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与美同行》里的这篇小故事——《替子还债的诚信老爹》。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吴乃宜的老人,__年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浙江苍南,老人的三个儿子消失在茫茫大海里,只有二儿子在滔天巨浪里死里逃生,而且还有买渔船欠下的80多万元“天价”债务,如此沉重的债务,这对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来说,是个多么巨大的打击啊!可是,吴乃宜很坚强地面对,通过三个儿子的人身保险和变卖渔船,共计得款54万元,他全部用来还债,自己一分一毫都没有留下来。6年来,吴乃宜和他的老伴想方设法的攒钱,攒的细碎的零钱凑成了50元或100元后,马上让儿媳替自己还债,然后继续干农活,织渔网,一张渔网卖不了多少钱,但吴乃宜依旧辛勤如故的织渔网、卖渔网。

有人不理解他们的行为,纷纷问他:“儿子们都死了,你为什么还要辛苦地替他们还钱呢?”

我带着疑问,迫不及待地翻到了下一页。“儿子们借来的都是乡亲们的血汗钱,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只要我活着,一定一分不少的还。”多么震撼人心的一席话哪,震撼了我,相信也震撼了不少的人吧!我觉得吴乃宜的这一生是非常值得的,因为他做到了诚信这一点,很多人都难以做到,所以他被人们敬称为“诚信老爹”,这是生活中的“诚信美”。

我上网查阅了吴乃宜的个人资料,原来他是温州苍南县霞关镇三澳村人,生于1929年1月,现已84岁高龄的吴乃宜被评为“__年感动温州十大人物”。失去儿子的痛,化为替子还债的愿。他一生清贫,但也是十分富有的,诚信,便是吴乃宜平生最大的财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意思就是人如果不诚信,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事可以做好。从古至今,留下了多少关于古人诚实守信的佳话。诚信很简单,可有时也恰恰是最难做到的。

初中课外名著读后感范文4

从生活中的“矛盾”转向哲学上的“矛盾”应该是一个质的转变,而在这种转变当中,我有幸拜读了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毛泽东的《矛盾论》。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抗战开始的特殊历史时期的伟大著作,仔细品读这部著作,荡气回肠,它依旧能够使我们这一代已经和革命阶段有段历史感的青年人深切感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严峻形势下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我想著作对现在和平建设时期各项工作仍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这部著作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的辩证法思想,并结合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吸收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合理成分,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毛泽东的《矛盾论》主要探求的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他在文中指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定有一种是最主要的矛盾,它对事物起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矛盾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当然着重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过程阶段的推移,主要矛盾可能降为次要的,次要矛盾也可能上升为主要的。而在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里,必有一方是主要的,liuxue86.com另一方是次要的,主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这两方面的地位也不是固定的,在矛盾斗争中因力量的增减可能会互相转化。对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说明在领导革命时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在毛泽东看来,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或相对的情形,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的。

当我把整个文章读下来的时候,感觉毛泽东同志用丰富的例证在无声中向我们说明了他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和先行者的著作阅读广泛、理解深刻,所以可以熟练地援引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同时,作者的国学根基也非常深厚,对古籍中的典故可以信手拈来.因为这种扎实的功底,他能够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像我们阐述关于矛盾的哲学原理。而这种心中的敬仰和自己现实中哲学的修养何尝不是一种矛盾呢,但同时自己也懂得了要用矛盾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所以,懂得去用实践和行动让矛盾能够转化。

初中课外名著读后感范文5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有幸学习了毛泽东同志所作的《矛盾论》,读完之后我深刻理解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所花费的巨大精力,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使全党的思想高度统一,并且使党形成了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且发扬光大。

1937年8月,毛主席写这篇文章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统一全党的思想。在世界上,不管什么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矛盾,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在自然界是如此,在革命事业的发展中也是如此。

在我们党刚刚成立的时候,那些布尔什维克们,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一味听命于共产国际那些不切合实际的指示,生硬死板地套用苏联十月革命的某些“经验”,甚至聘用由共产国际派来的洋顾问李德来指挥红军打仗,结果致使中央苏区的第四、五两次反“围剿”的失败,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这充分说明,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形而上学那一套,因为它是不切合实际的唯心主义的理论。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的永远不变的。”从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看什么事物,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唯物辨证地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

任何事物都有着它一定的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问题就存在于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就决矛盾,不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的变化,都是如此。因此我们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而是要从内部去挖掘、去研究、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在旧中国,由于大官僚、大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此时,诞生了代表全中国全体受剥削、受压迫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它的诞生,给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曙光,而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人民的希望,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倒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由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世界上无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不同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断,为我们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指明了方向,这大千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矛盾,其原因、其性质各不相同,所以,解liuxue86.com决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解决!比如说这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要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来解决······另外,这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矛盾,每当历史向前迈进了一步,旧的矛盾解决了,而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所以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也都是在解矛盾中度过的,而解决不同的矛盾,也要用不同的方法。

通过学习《矛盾论》这篇文章,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矛盾论》这篇文章,是我党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的一重大理论成果,它不仅在过去,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有着它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初中课外名著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初中生我读名著读后感范文五篇

课外名著读后感800字初一5篇

2020初中生名著读后感作文5篇

初中作文名著读后感5篇

最新初中生名著读后感5篇

初中6篇常见名著读后感500字作文

名著读后感初中600字5篇

十部名著读后感800字范文五篇

课外名著读后感800字5篇

初一作文名著读后感5篇

67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