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300字范文
《悲惨世界》规模宏大,人物形象近百人,约120万余字,分五部分,标题分别是《芳汀》、《珂塞特》、《马吕斯》、《卜吕梅街的儿女情和圣丹尼街的英雄血》、《冉·阿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悲惨世界读后感300字范文,欢迎查看和收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悲惨世界读后感300字范文1
“他安息了。尽管命运多舛,他仍偷生。失去了他的天使他就丧生;”冉阿让结束了他悲苦的人生。一个穷人悲惨的一生。一个终身苦役犯默默无闻的、偷偷地、坚持活着的故事。
悲惨世界,大革命犹如一阵风,席卷而过,留下的依旧是封建王朝的黑暗统治。在这阴霾的时代环境下,制造的是悲惨的世界,铸就的是悲惨的人。
悲惨世界,大革命失败复辟王朝统治下群苦大众头上的悲惨世界,滑铁卢战场的惨烈,黑暗的法律不放过任何一个改邪归正的犯人对他穷追莫舍的悲惨,修道院失去人道的规矩的折磨规规矩矩的女性的悲惨,一八三二年六月五日至六月六日起义军被镇压杀害的惨烈。所有这一切,都直指复辟王朝的黑暗统治下,到处弥漫着黑暗。
悲惨的人,冉阿让的悲惨,是穷苦人一生的悲惨,饥饿受苦的一般穷人的悲惨,被迫偷面包救姐姐孩子生命而遭受十九年牢狱之灾的悲惨,出狱后被法律的走狗一直盯着不敢喘一丝气的悲惨,被德纳第这样的社会垃圾一直盯着钱包的悲惨,被女儿女婿抛弃、一年老到八十岁不得不死去的悲惨。悲惨的一生,悲苦的人。
然,悲惨世界,不仅仅是冉阿让一个人的世界悲惨,而是所有穷苦人的世界都是悲惨的。芳汀,一个被封建制度戕害的社会的弱女子,为了保护自己年幼的女儿,葬送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芳汀,一个穷苦人家的姑娘,被一个纨绔子弟占有了,生下了一个孩子珂赛特。为了生存,为了工作,将孩子托付给德纳第夫妇,从此引来了他们对她无穷无尽的勒索,导致自己的人生越来越悲惨。他们由每月的七法郎生活会逐步涨到十五法郎,而芳汀此时没有了工作,为了给女儿生活费,她做起了缝纫工作。而他们还是不肯放过她,以女儿没有衣服穿,要十法郎,芳汀卖掉了顾影自怜的一头金发。他们以女儿得了猩红热,使得芳汀徘徊之后卖掉了自己的两颗门牙,一夜之间,她老了十岁,她从楼上的房间搬到了楼下,一个狭小的房间,没有床,只有一堆破布,用来盛水的奶油钵结了冰,她带着肮脏的小帽、补丁满满的衣服上街。无情的包公压低了她们的工资,每日十七个小时的劳作只能挣得九个苏。他们又以珂赛特病后恢复为由,否则就撵走珂赛特,勒索一百发廊,无奈,芳汀做了公娼。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无赖巴马达波先生的戏弄,让刽子手沙威盯上了芳汀。幸得马德兰的出手,将她总刽子手中救了出来。但是,长期的劳累,悲惨世界的困苦,让她的身体早已亏空。她身体日益虚弱,直至死亡,也没有和自己的女儿团聚。
在芳汀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伟大的母亲身上的光环,同时,我们也看打了这个吃人的社会的黑暗,它让人无法存活。芳汀是个自爱的姑娘,为了女儿能活在这个世界上,由工厂工人变为缝纫工,变为公娼。芳汀的事说明社会向饥寒、孤独、遗弃、贫苦收买了一个奴隶。令人痛心的买卖。一个人的灵魂交换一块面包。贫苦卖出,社会买进。
在马德兰成为巨富,以菩萨心肠成为滨海蒙特勒伊的市长之后,有一条王朝复辟的走狗就一直盯着他不放。终于有一天,他告诉他他揭发了他的消息,并且坦诚自己对市长的失敬行为,因为“冉阿让”已经被捕入狱。那个被捕的人是商马第。马德兰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虽然八年来,他一直例行做善事,救助贫困,但是并不能掩埋他就是冉阿让的事实。他没有侥幸,他要向法院承认这个事实。然而,他的内心是挣扎的,是痛苦的,他犹豫,他徘徊,他夜不能寐,他在屋子里沉思。他应当去自首,但是他留恋什么呢?牢狱生活,谁都害怕,谁都不想过,这是一个正常人再正常不过的心理。况且,冉阿让已经过了十九年的牢狱生活,牢狱生活,麻痹了他的心灵,麻痹了他的神经,麻痹了他的思想,麻痹了他的身体,麻痹了……造就的只会是一个“痴呆”的人。从人的真实的内心来讲,他肯定不想再度过一次。可是,他毕竟透过卞福如主教的银器,毕竟抢过小瑞尔威的四十苏钱,他应当是服刑。然,然为什么赎罪一定要靠牢狱之灾。想想他这八年来为滨海蒙特勒伊百姓做的事情,他聘用穷人(前提是他们必须诚实),他时常救济穷人,他让这个城市不再有贫困,他让这里的人有了经济保障,他提高了他们的品德,他让这里变成富庶之地,纳税不再成为问题……难道这么多的事,还不足以抵消他的罪吗?牢狱不就是让人改邪归正吗?既然这个人现在变得如此善良,为什么还要让他服他牢狱之刑呢?为什么法律制度就是这样墨守成规、不近人情?
冉阿让的纠结让我们难过。我们多么希望他就是正常的人,自私那么一点,不承认自己的身份,继续自己的慈善事业,继续他的市长生涯,光鲜靓丽。可是,我们的想法,让我们变得太渺小了。冉阿让一开始就是决定要承认自己的身份的。在他矛盾的心理中,他想到了芳汀,想到了她可怜的女儿珂赛特,他犹豫了,他不准备承认自己的身份了,宁愿那个“无赖”——商马第就是冉阿让。而开庭的那一天,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去了阿拉斯法院,在众人都众口一词时,他站了出来,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众人惊呆了。以他的威望,庭长准备宣他无罪。可是,复辟王朝下,总有那么一部分人,要遵守他们所谓的法律制度,要有一个冉阿让。他被宣判终身苦役。沙威马不停蹄地逮捕了马德兰(冉阿让)。
善良的人总有善良的汇报。舍己救人的汇报就是救了自己一命,冉阿让侥幸没被海水吞没,活了下来。
小珂赛特夹在贼学家德纳第汉子和“大象”德纳第大娘中间,成为一个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又要忍受繁重劳动的免费仆人。漆黑的夜里取水,给只有一个八岁的小女孩的心理留下了阴影。让她害怕的不仅是黑夜的恐惧,还有寒冷的刺骨。幸而,上天眷顾,她的母亲将她托付给了冉阿让。从此,他有了这个庇护人,到达了幸福的港湾。
冉阿让一生没有娶妻,至于他的父母,也没有什么记忆,唯一的姐姐,也在十九年的牢狱之灾后失去了音信。他从来都是独来独往一个人,珂赛特的到来,让他的生活得以圆满。他在珂赛特的身上倾注了亲情、爱情、友情等各种情感,他将所有的爱倾注到了珂赛特的身上,对于珂赛特,他既是父亲,也是母亲,他没有想到有一天珂赛特会离开自己。当马吕斯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忒阿杜勒中尉引起珂赛特的注意,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威胁来了。他为自己置办军装,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帅军官,以引起珂赛特的注意,分散她的注意力;他设法躲避,甚至想法解决马吕斯的纠缠,不惜搬家,但最终战胜不了珂赛特与马吕斯之间的爱情。马吕斯身陷麻厂街的起义,他心里庆幸马吕斯从此可以一命呜呼,不再来打扰他和珂赛特的生活。但是卞福如主教在他心中的形象又复活了,就像在商马第案件中,他似乎是盲目地出发了,至少对他自己是这样的,但是本质上他又没有去做他想象中的事情,他的善良的本质致使他变成了天使,成为救人的天使。他恨马吕斯“抢走”他的珂赛特,但是想到珂赛特需要他,他就义不容辞地寻找生环之地,将马吕斯带进了下水道。他迈过深不见底的污泥,忍受臭气熏天的恶臭,冒着随时被警察抓走的风险,硬生生地、一步一步地,屈着膝,躬着腰,背着受伤的马吕斯,不畏被沙威重新逮捕的结果,将马吕斯送到了他的外祖父吉诺曼先生家里。
马吕斯康复后,和珂赛特修成正果。正当大家都皆大欢喜,举杯庆祝时,冉阿让却借病推脱了。他独自一个人回到武人街,那时平时他月珂赛特一起走过的,而此时只有他一个人。回到家,房子里空无一人,珂赛特的房间空落落的,他拿出那个他视为最珍贵的小箱子,取出珂赛特一件又一件的衣服,他趴在上面哭了。这个可怜的老人,是多么地难过。从此,他就要一个人生活,他失去了他的珂赛特,永远地失去了。马吕斯是在设法寻找自己的救命恩人,他没找到,他没想到自己要找的一个重要的恩人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珂赛特是爱这个父亲的,让冉阿让和她住在一起。而冉阿让良心告诉他,他不能再向马吕斯、珂赛特隐瞒自己的身份,而大摇大摆、无所愧疚地与他们共进晚餐,他是一个苦役犯,他怎么可以让自己的污迹沾染到他们洁净的房间,沾染到他们洁净的生活。他不能。又一夜,他在冥思苦想,就像在商马第案件开审的前一天晚上,那时的他面临的是继续牢狱之刑,现在的他面临的是永远地失去珂赛特,失去长期以来他心中的最爱,失去这个长期以来和他相依为命的人,他不能忍受,这比牢狱之刑还可怕。然而,第二天,他还是依然决然地去向马吕斯坦白了一切。马吕斯对他厌恶、同情、惊奇,惊奇冉阿让为什么在此时坦白自己的身份,为什么不继续隐瞒,他又没有被追踪,同情让他同意冉阿让继续见珂赛特,厌恶让他间接地制造阻碍不许冉阿让继续见珂赛特。冉阿让明白了,他不再来了。珂赛特沉浸在自己的幸福美满生活之中,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其中有什么严重性与不同。然而,这个可怜的老人毅然想念自己的女儿,他每天走到受苦修女街的拐角,久久地望着珂赛特所住的房子,在那里偷偷地流泪,他每天不变地出门,只是渐渐地走不到那里了,逢下雨天气,他也不打伞,人们说他是傻子,恕不知,对于一个一辈子受受苦的人来说,淋这点雨算什么?怎么也抵不上他内心失去女儿的痛苦。这个不幸的人,这个悲惨一生的人,这个……让我们不仅哀叹,为什么上天这样地不公平,要让这么善良的人一直受苦难的奴役?身体上的苦,精神上的苦,没有一个放过他。风烛残年,还不能安享?还要骨肉分离?
日思成疾,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像冉阿让在商马第案件的前一天晚上的矛盾心理,那时,他只是白了头发,而在珂赛特离开他的这一年里,只有五十几岁的他却老到了八十岁。他有翻开那个小箱子,看着遇到珂赛特为她准备的那身衣服以及她换下的那套衣服,他多想他的女儿,此时,他不想什么,就想想再见珂赛特一面。而他又认为见不到了。一个可怜的老人,一个多么可怜的老人,就连死前见女儿一面的这个小小的愿望也实现不了了。他悲痛,他绝望。人生是多么地滑稽,人生是多么地讽刺。
当一切的误会得以解除,马吕斯从恶人德纳第那里得知冉阿让就是那个救了自己的人时,他与珂赛特来到冉阿让的住处,冉阿让喜不自胜,当两个孩子正要好好孝敬这个老人时,这个老人的人生却走到了尽头。临终前,他也不忘记祝福他最爱的珂赛特要永远地幸福,过富裕开心的生活。他回忆他初次见珂赛特的那个寒冷的夜晚珂赛特冰冷的小手拎着一大桶水,回忆他们在一起每一刻的开心、幸福的时光,回忆……并告诉她母亲的名字……让他们的头凑近他,让他在幸福中死去。可怜的老人,一辈子都没能得到别人的爱,一辈子都在为别人付出,他是多么地孤独,珂赛特让他悲喜交加,同时也是他生活中的调味品。他因有珂赛特而生命得以完美。
冉阿让省吃俭用,他所用的大笔费用都是花在珂赛特的身上,如果说珂赛特在德纳第家的日子是悲苦的,那么,他遇到了冉阿让,这个不是亲生父亲却胜似亲生父亲的人,她是跌进了福窝里。冉阿让视为为星星、为月亮、为明珠、为天上的太阳,为一切,他将毕生的爱给了珂赛特,他将毕生的储蓄给了珂赛特,作为她的陪嫁。然而,就是这样他视为明珠的明珠,才能伤害坚不可摧的冉阿让。
卞福如主教大公无私,把自己的府邸让出来供医院收容穷苦的病人,他清廉而又慷慨,把自己的生活压低到最低的水平,以便将薪俸的绝大部分津贴各种福利事业,他品德高洁,从不追逐名位,更不结帮营私,与贵族权势格格不入,他可以长途跋涉,不畏险阻,深入山林僻壤,而对富人、政府和法律,他却不乏针扎与讥讽,在他宣道中,从不宣传宗教谬说与教会的偏见,不把上帝视为神,而当做一种抽象的信仰,他不谈地狱的恐怖和今世的赎罪,而只提倡有德行的人生,鼓吹对人的善意、关切、尊重与互助。很明显,作者让这个人穿着主教的道袍,但却竭力避免在他这些崇高的品德上涂抹宗教的灵光,把它们描写成宗教圣徒和教会长老的圣德,而赋予它们一种人道主义的色彩,把他们完全归于一种人的道德的范畴。因此,卞福如主教是作者心目中一个理想的人道主义者的形象。
卞福如主教的善良感化了冉阿让,冉阿让感化了那个时代政府的机器,法律制度的忠实执行者,走狗,沙威,而却没有感化十足的恶人德纳第。冉阿让的苦役犯身份,被沙威盯着,冉阿让的巨额财富,被德纳第盯着。他受着各种监视,他在社会的夹缝中求生存。这就是这个悲惨的人一生的生存之道。
生,对于来到这个世上的人来说,是重要的。但是,生的艰难,却需要一个人超凡的毅力,超强的意志与智慧。冉阿让就具有这样的毅力、意志。生的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冉阿让要对付的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社会机器和编织的密密麻麻的法律之网,生活要继续进行,他就必须有惊人的刚毅、非凡的体力和罕见的勇敢机智。所以他能潜入海底不见踪迹,带着幼小的珂赛特爬上高墙,长时间闷在棺材里而不至于窒息而死。除这超自然的体力之外,他还具有现代文明社会的活动能力,他从事工业,发明创造,成为治理有方、改变滨海蒙特勒伊整个面貌的行政长官。更重要的是他崇高、可歌可泣的道德精神,为姐姐的孩子免受饥饿,偷一块面包被判十九年牢狱徒刑;救出无辜的商马第;不顾个人安危救出珂赛特,长期含辛茹苦把她抚养成人;在巴黎进行救济穷人的活动;冒着生命危险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从可怕的下水道里救出马吕斯等。
悲惨世界读后感300字范文2
多年前,我就听说过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也曾观看过改编的同名电影,但因为忙于学业一直没有来得及去细细品读原著,直到最近才放下手头杂事挤出工作之余的时间,静下心来去阅读。整部小说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在种种艰辛和逆境中,他不断地完善自己,为贫穷和值得同情的人们献出了自己的人生。”
这是《悲惨世界》的结尾,冉阿让和这个悲惨又黑暗的世界告别了。但本性并不坏的冉阿让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失业工人冉阿让因为生活的贫困,偷了一块面包,被抓进监狱,他因多次逃狱,延长了刑期。出狱后,受到米里艾主教的教诲,弃恶从善,改名换姓埋头工作,成为了大富翁,当上了市长。他乐善好施,救助孤寡,然而执法者却不放过他,为了不牵连无辜,他毅然在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救助孤女。然而当局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养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次舍己救人,最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
这是当时黑暗世界的悲惨典型,冉阿让的善良在黑暗的社会面前那么的苍白无力,他自身的改变最终并没能改变他的命运。他在误解中死去,却没有一句怨言。他遵守了自己对米里艾主教的诺言,成为了一个诚实、正直、仁慈、博爱的人。
也许我们很难改变别人、改变所处的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的心中始终保持一片光明,努力完成工作、力所能及施以援手,将这种正能量延续下去。而这正是冉阿让所要告诉我们的。
悲惨世界读后感300字范文3
星期五晚上,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老爸说:“老爸,我想看雨果写的《悲惨世界》,听创新的语文老师说《悲惨世界》是世界经典名著,值得我们看一看啊!”老爸听后问道:“是吗,是这样说的吗?”“当然!难道我会骗你吗?”我一本正经的说。“好,我们去买吧!Let“sgo!”我们骑着自行车去书店了。
我们一共花了三十分钟的时间完成了“任务”。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翻开心仪已久的《悲惨世界》。光是封面就已经让我爱不释手了。
我花了一个晚上将它读完了。小说的主人公有很多:冉阿让、芳玎、柯赛特、德纳第妈妈、德纳第······故事是这样的:冉阿让在监狱里蹲了十九年,刑满释放,但仍旧遭到别人的嫌弃,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但是他遇到了好心的主教,他收留了他。与此同时,芳玎将自己的女儿柯赛特寄养在狠毒的德纳第家,柯赛特在他家里遭受了很差很差的待遇,而且他们还时不时的找借口向芳玎要钱,而芳玎却全然不知。后来,冉阿让当上了市长,化名马德兰。过了一段时间,冉阿让暴露了,他只好去自首。他哀求沙威让他见芳玎一面,沙威同意了。但是,芳玎在沙威来临时吓死了。冉阿让被逮捕了,但他又逃狱了,他到了德纳第家,救走了柯赛特。他们曾在破旧的小屋内住过,后来又定居巴黎。他们经常到公园散步,从此认识了马吕斯。马吕斯爱上了柯赛特,他们在一次大战之后结婚,然而冉阿让去世了。
看完《悲惨世界》,我时不时会想起就令我气愤悲伤的片段:“这就是我的通行证,这东西害我处处受人撵。我知道上面写了什么,我在牢里念过书。你听听吧,‘冉阿让,苦役犯,刑满释放,因破坏房屋入内行窃判刑五年。四次企图越狱,外加十四年,一共十九年,是一个危险分子。’现在你们都知道了,还肯收留我吗?肯给我吃,留我睡吗?你有一间马房没有?”读到这一段,我想起冉阿让入狱的原因,那就是他偷了一块面包。他只是偷了一块面包,就判刑五年!如果是一个政府官员,他根本就不计较!那时的冉阿让没有钱,就像一个乞丐,人们不能“施舍”一点东西给他吗?警方在释放冉阿让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不计前嫌,不要在他的通行证上烙下他的“罪行”!
读完《悲惨世界》,我真的感到雨果描述的世界很悲惨!
悲惨世界读后感300字范文4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他的不朽名著《悲惨世界》中这样写到:比陆地更大的海洋,比海洋更大的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不是吗?当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我们便会觉得,我们的工作也会发出动人的光彩。
清晨,当花儿一样的孩子甜甜地叫一声:“老师早”时,我们便会感到无比的满足,在孩子们中间,我们得到了别人无法感受到的乐趣,我们的每一天充实而富有朝气。
孩子们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他们离开自己的亲人,和陌生的老师同伴在一起,这是生活的巨大变化,这时的孩子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只有用我们的爱改变他们的不安心理状态,才能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才能留住孩子的心。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留主孩子的心呢?我认为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时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里。把孩子抱在怀里、挂在嘴上是每个老师都会做的事,但是要真正把孩子完完全全地放在心中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需要老师有所奉献和有所牺牲。奉献的是自己全身心的爱,牺牲的是自己的时间、精力,有时甚至是财力。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留住孩子的心,就要像妈妈对自己孩子一样关心他们,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用他们愿意接受的方式欢迎他们的到来,并不断用亲切的语言与之交谈、沟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爱。我细心照顾每一位幼儿,对每一个学生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不让任何一人有冷落、孤独感,对那些身患残疾的孩子,我则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
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哭闹是常有的事情,看着他们哭着找妈妈的时候,我的心也被触动了,每每这时我便走过去把他们抱起来,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们的小脸,让他们感受到妈妈一样的温暖……午睡对于有的幼儿来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我们班的张妍便是如此。中午午睡时,孩子们都躺下了,只有张妍眼里含着泪的默默坐在床边,我走过去问道:"宝贝,你怎么了,不舒服吗?",她没有说话,泪反而流的更多了。我摸摸她的头,没事啊。
于是我有耐心的对她说道:"宝贝,是不是想妈妈了,在幼儿园老师就是妈妈,让我当你的妈妈,看着你睡觉,好吗?"张妍抬头看看我,用小小的声音说道:"我想妈妈,睡觉的时候我都搂着妈妈的胳膊,我要妈妈……。"为张妍擦干眼泪,哄她躺下后,我从她耳边说:"老师就是张妍的妈妈,你搂着我的胳膊睡好吗?"--看着张妍搂着我的胳膊甜甜的睡去时,我感到了做老师的幸福……以后的日子,每到午睡时,张妍总是搂着我的胳膊缓缓睡去。
一天,张妍高兴的跑到我跟前大声说:"老师象妈妈,周老师就是周妈妈。"这是全班小朋友也都兴奋了,周妈妈,周妈妈的叫个不停,听到孩子们甜甜的叫声,我的眼角泛出了泪花,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还记得我曾带过一个孩子叫王诗怡,小诗怡在妈妈肚子里时,手指被脐带缠绕,出生后,左手没有一个手指,吃饭、穿衣都很困难,我给予了她无微不至地关怀。小便后,帮她整理衣服;吃饭时,一口一口地喂她,不仅如此,我觉得,教会她吃饭穿衣比什么都重要,我要让她成为一个自立的孩子,在我的关心和她自己的努力下,小诗怡进步了,她的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还代表我们班参加了年级组的自我服务能力的比赛,获得了优胜奖,我真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
顾立恩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孩子。从开学初的家访中,我们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一个聋哑人,父亲的工作又很忙,平时与孩子的交流较少,刚入园时,顾立恩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差,性格内向、孤僻,整天只知道哭,还经常尿床。怎样才能使顾立恩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进行家访,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我把顾立恩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关心他、爱护他、帮助他。尿床了,我就帮他换上干净的衣裤;每次午睡前,都要提醒他小便。
在午睡过程中,再提醒他一次,慢慢的帮他改掉尿床的坏习惯;我还鼓励能力强的孩子去关心他,多与他交往,渐渐的,顾立恩变的开朗了,小脸上整天挂着笑容,尿床的坏习惯也改掉了,我们再去他家家访时,他会主动给我们开门,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在学期结束的文艺汇演时,顾立恩一家来了四口人,看到顾立恩在演出中的出色表现时,他们一连声地对我说:“周老师,谢谢你,真是太谢谢你了!”教师节这天,顾立恩的外公还特地给我寄来了一封表扬信。能得到家长的肯定,即使付出再多,我也无怨无悔!
悲惨世界读后感300字范文5
今天,我读完了《悲惨世界》。这本书是雨果写的。其中主要内容是冉阿让因为偷了面包店的一个面包,被老板发现了,就判上了几十年的刑罚,他曾一次次的越狱,但是都没有成功,屡次被警察抓住。但是最后还是成功了。但是警察还是要抓住他。于是他就改名为尚马秋。他一直都隐姓埋名,最终还是被警察发现了,于是冉阿让又开始躲避警察,在警察没有发现他时,他收养了妓、女芳汀的女儿珂赛特。珂赛特又和马吕斯结为了夫妻。就这样组成了一个家庭。
终于有有一天,警察沙威觉得世界不好,就投江自杀了。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冉阿让也渐渐衰老了,最后悲惨的死去了。
这本书对穷苦人民在封建社会所遭受的剥削欺诈和残酷迫害表示同情。这本书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饱含了雨果对于人类苦难命运的关心和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悲惨世界读后感300字范文6
早就听到别人说《悲惨世界》很好看,所以在星期五的晚上,我和爸爸就到新华书店买了《悲惨世界》。周六下午,我闲得无聊,突然想起我爸爸给我买的《悲惨世界》。打开书,刚刚读了几行,我就已经被里面的人物和情节所深深吸引了。
《悲惨世界》的内容是这样的:冉阿让是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因为过于饥饿,所以从面包店里抢了一块面包,结果被抓住了,整整坐了四年牢,然而由于不甘又4次越狱,结果被判坐牢19年。出狱后,他来到了一个小镇,所有人都害怕他,他孤独寂寞,躺在石凳上。一位老奶奶走了过来说:“你为什么不到那扇门去呢?那里的门永远为人们开着。”那是卞福乳的家。他后来又到了别的市,做了许多好事,那里的人都推举他做市长。
这篇小说,反应了当时那个社会的黑暗和对平苦老百姓的不公平,冉啊让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坐完牢之后,没有对社会抱怨,而是做了许多好事。在文中有一句话令我很感动:“你为什么不到那扇门去,那扇门永远为别人开着。”这句话写出了卞福乳对人们的关心和无私奉献。
悲惨世界读后感300字范文7
《悲惨世界》这本书写的的确是一个悲惨世界,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我一页一页地看着,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知识。
这本厚的出奇的长边篇小说是雨果的代表作,这本共有五部,每一里有好几节,每节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悲惨世界》这本书记述主人公冉阿让正是处于这样的压力之下,饱尝艰辛与绝望的滋味。他从出狱以来,不被这个社会接受,处处受排斥和歧视,甚至连住宿等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获取。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多么黑暗,但主人公的人格中散发的光芒却足以照亮整个世界。这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我看了以后我懂得了:一个取得成功,不在于自身的条件,而是要付出努力,有些人有种.种理由作为没有取得成功的借口,那是不行的。我要向冉阿让学习做一个勤奋的人,不怕困难的人。
悲惨世界读后感300字范文8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引人入胜的书,这本书叫《悲惨世界》,这是一部涵盖拿破仑战争和之后十余年法国社会万象的长篇史话,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重矛盾,歌颂了人性的善良和纯真,表达了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
这本书主要讲苦刑犯冉阿让在他25岁时,就因为打碎一块玻璃偷了一块面包而被判19年。而当他终于获得自由时,却由于他曾经是个苦役犯而无法被社会所接受。但他却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苦役犯也可以伟大!冉阿让把爱给了世界上所有可怜、贫困、值得同情、值得尊敬的人。
他曾经是一个拥有无数财产的市长,可他却把钱捐给慈善机构和穷人。除此之外他还经常把面包送给挨饿的人,到处访贫问苦。对于穷人而言,他就是一顶保护伞,一个正义的化生。
我敬佩这种富有同情心、正义的人,他帮助贫困的人们,却把自己给忘记了。
悲惨世界读后感300字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