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
推荐文章
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五年级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范文,欢迎查看和收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1
《城南旧事》是我读过的一本最让人难忘的好书。它就像一支路标,开启了我心灵的道路。它就像太阳的光辉,让我迷茫的心找到了方向。一个“旧”字,就让我感受到它深刻的含义:老屋的瓦片;大河边垂首的杨柳;树下的枯叶;店门上的老门牌;围墙边摆放的破酒坛……
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回忆童年,有许多梦一样的故事,读着《城南旧事》,仿佛身临其境:东阳下的骆驼队,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蹲在草丛里的厚嘴唇小偷,漂亮爱笑的兰姨娘,井边的小伙伴妞儿,爸爸的好友德先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父亲。不管人、物,他们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英子记忆里深刻的人物。但是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脚步声中离去了,消失了。童年的故事,就此破碎,所以,童年的每时每刻都是重要的,快乐的,美好的。
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英子的童年却十分精彩、戏剧化。她童年遇到的每一件趣事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上。她的童年故事真实、纯朴,那样的纯净淡泊,弥旧温馨。
书中,英子遇到了很多的人,其中我印象极深的是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刚开始,我还为英子捏了一把汗;真担心英子会不会被秀贞伤害;后来我知道妞儿就是小桂子时,不禁泪如雨下母女俩终于重逢了!秀贞准备带着妞儿去找思康叔,英子就把钻石表盒金手镯送给秀贞……读到这里,我大为感动:小小年纪的英子就懂得关爱、友谊。怪不得英子的童年是精彩的,原来是英子有一颗纯洁的心灵,所以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才是无忧无虑的快乐。
当我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房间里飘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无法散去。读完此书,我深深体会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每一种感觉我都不会忘记。现在,我已经六年级了,即将告别我快乐无忧的童年。《城南旧事》就如苦涩中的一丝香甜,把我们拉回了过去,回忆童年。花儿谢了会再开,一曲终了还可以再从头,但是童年一去再也回不来了。
所以请大家好好珍惜属于我们的童年。
五年级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2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选自《城南旧事》序言)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它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
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来大学生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不料被火车压死。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后来,被赶出家门的兰姨娘来到英子家,英子发现爸爸对兰姨娘的味道不对,英子很伤心,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使他们俩相爱,最后他们一起乘马车走了,爸爸很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宋妈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英子随着爸爸的离开,真正地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真正的长大了。
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本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五年级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3
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温暖的呼唤,不但写得亲切动人,而且每个故事都能令我思绪起伏,多种交集的感觉同时在心头涌现。
《城南旧事》中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由一个人引起—英子,以她孩子般纯洁的眼睛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滴,记载着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凭着她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旧事记录下来……一举两得造句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因此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悲哀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本书的每一篇到结尾,主角似乎总是离开英子,像惠安馆的疯子秀贞,我们看海去那个小偷,奶妈,最后连她的爸爸也离她而去了,当时她才小学毕业呢!看着无人修剪的花任意雕落,也为本书画上句点……
五年级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4
兰姨娘《城南旧事》里相对活泼的人物。她原本是赖老板的姨娘,年轻漂亮,后来却被赖老板赶走了,住在了英子家,她活泼开朗、爱说爱笑,她的到来让这个有点严肃的家天天充满了欢声笑语。
兰姨娘虽然看上去每天都很开心,但她的心里还是有许多不愿意说出的忧伤。提出到那赶她走的赖大,她说:“别看他六十八岁了,硬朗着呢!再过下去,我熬不过他,他们一家人对付我一个人,我还有几个五年好活!”兰姨娘是怨恨的,她把她的青春、对爱情的向往、所有的一切都在二十岁的碧玉年华葬送给了赖大这个老头子,可赖大却对她不好,她怨恨、她愤怒、她委屈、她更不甘心,她不甘心自己的青春还未绽放却就早已凋落。但她却坚强的忍受了五年,这五年,也许是因为失落,也许是因为无奈、亦或是有些绝望,她没有挣扎。但在五年后,她浴火重生、愤然离开。
兰姨娘的童年就很悲惨,三岁就被亲生母亲卖掉,对家人的印象办有昏暗的油灯、重病在床的哥哥和在床边哭泣的妈妈。提到家人,兰姨娘不愿意哭,只是轻轻泣着。她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个超人,不为任何人哭泣呀。
她像一朵还未盛开的芍药。没经历过春天,却一直在秋天和冬天之间徘徊着。终于,她迎来了她的春天。“四眼狗”德先叔,德先叔叫她,让她仿佛回到了十七、八岁的少女时光。她和德先叔的关系一天天好了起来,最后她们一起去上海了。
兰姨娘很可怜,但我觉得她也有很多个人的因素。赖大那么老,她二十岁嫁给他,难道不是为了钱吗?在英子家住了那么久,白吃白喝,还理直气壮地。这种人确实不是那么讨人喜欢,也许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
五年级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5
你,被所有人当做疯子,被所有人远离;你,每天都在等待一个人,日夜盼望着。别人都说你疯,我想不是的。你只不过分不清那个身影和思康,只不过分不清墙上的娃娃和小桂子,只不过分不清,在等的是人,还是梦。
英子没有听宋妈的话,和你做了朋友。你每天都在和她讲着自己和小桂子的故事,倾诉着自己的经历。英子以为,这只是过家家,但却越来越真实。你告诉我,你费尽力气生下小桂子,却在一睁眼一闭眼的一瞬间不见了。你不知道她去哪了,始终不相信这是真的,每天为小桂子做衣服,每天都有一个弱不禁风的身影,站在门外,无神的眼睛望着人来人往的行人,在寻找,等待。终于,英子答应你帮忙寻找小桂子,因为她们有着特殊的缘分。在那个桂花香气满溢的时节,你终于知道,一个脖子后面有青记的女孩子,和你只有一条胡同之隔。英子带着你日思夜想的人见到了你。她有些胆怯,但你却激动无比。你着急地收拾着行李,在那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带着小桂子走了,匆匆得走了。除了我,你没有告诉任何人,就这么离开了这里。到底那天,你们看到了什么?又或是记起了什么?要走得如此匆忙。那天的你是否太过心急,你满心欢喜地以为这种我无望而又漫长的等待要结束时,却又毫不知觉地进入了一次更漫长的等待。这一次,遥遥无期,还有,你的小桂子。
出现了短暂的相逢,你和小桂子的缘分也在同时散尽了。苦苦地等待,却留下了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但至少,你听到了多年一直在等待的一声呼唤:妈。
桂花开了,桂花落了,你出现了,缘分却尽了。花开花落花成空,缘起缘灭缘已终。愿你们,还可以重逢。
五年级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