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学生读后感400字
《鸡毛信》主要讲了小英雄海娃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一边放羊,一边放哨。有一天,海娃的爸爸让海娃把一封十分紧急的鸡毛信交给张连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鸡毛信学生读后感400字7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鸡毛信学生读后感400字篇1
前几天,我学习了《鸡毛信》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海娃为了送一封十分紧急的鸡毛信,两次被日本鬼子抓住,两次巧妙逃脱,最后他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还帮着八路军消灭了日本鬼子的故事。
当我读到"海娃揣好信走到山崖,突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时,我对海娃油然而生一种敬佩感。海娃只比我大四岁,却敢接受这么危险和严峻的任务,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可以完成呀;当我读到"他看到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时,我觉得他很执着,碰到问题时,他没有害怕,没有放弃,而是积极的想对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全了鸡毛信;当我读到"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长大嘴巴,傻愣愣的望着小胡子"时,我感受到了海娃的机智聪明,当敌我力量悬殊时的时候,通过装疯卖傻使用迂回战术骗过了鬼子,保证了鸡毛信的安全。当我读到"他看到蹲在身旁的正是张连长,连忙说‘鸡毛信……信……’"时,我被他坚强的责任感打动,他都已经受伤晕倒了,还记得自己的任务,他真是小英雄!
海娃真是一个勇敢、机智、聪明、有责任感的英雄,我要向他学习,学习这些优秀的品质。
鸡毛信学生读后感400字篇2
今天,我有幸地读了抗日小英雄海娃的经典故事——《鸡毛信》,虽然我已经读完了,但是海娃那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形象久久浮现在我眼前。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海娃是一个放牛娃,也是一名儿童团团长,他负责给乡亲们报信,每当鬼子进山的时候,他都会及时推倒报信树和稻草人,乡亲们看到后就立即转移,一点吃的都不会留给鬼子,更没有任何生命危险。
有一天,爸爸交给他一封鸡毛信,让他送给八路进的张连长。海娃想了想,选了一条安全的路出发了,没有想到迎面碰到了鬼子也走这条路,海娃担心鸡毛信被鬼子发现,他灵机一动,用布条将鸡毛信绑在了羊屁股上,然后继续前进。鬼子抓住他问他是不是小八路,海娃说:"什么我不懂!",鬼子没有办法,就抓海娃一起走。
到了晚上,海娃趁鬼子睡着了逃跑了。但是第二天又被抓了回来,再跑,又被抓了回来……海娃一路与鬼子机敏的较量,终于将鸡毛信交道了张连长手里,海娃却晕了过去,最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还抓了鬼子的司令。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海娃的机、勇敢和他那坚定的信念以及他的抗日情怀。他不怕危险,英勇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我被他这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也要做一个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孩子。
鸡毛信学生读后感400字篇3
读了《鸡毛信》这篇文章后,我觉得海娃是一个勇敢的小英雄。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叫海娃的孩子年仅十四岁。有一天爸爸让海娃上山送信,一封密秘的鸡毛信。海娃赶着羊群上山了,怕被敌人发现,他把信藏在了羊尾巴下,在路上海娃遇上了敌人,敌人让他带路,后来到三王庄前海娃从敌人身边逃走。八路军歼灭了敌人,海娃把信送到了张连长的手里,海娃立了一个大功,得到了一支枪。
我从中感受到海娃虽然只比我大了三岁,送信我也送过,在我认为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在文中,送信显得很困难,可海娃面对敌人是如此沉着冷静,如此聪明伶俐,这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也是我永远都比不上的。
虽然,这只是一封小小的鸡毛信,但是这必竟意味着大家的生命安危啊!战争是残酷的,鬼子们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就算是孩子,老百姓还是八路军,还把我们通通杀光,我恨他们。
这样比起来,我们现在幸福多了,但大人们对我们太过于溺爱。像以前孩子的日常生活根本不用大人操一点儿心,我们应该振兴中华好好学习!
回家后我还在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还有许多像海娃一样的英雄们。如,刘胡兰,郑成功等。我敬佩他们,因为是他们创造了一切,是他们给了我们幸福,我们更应该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鸡毛信学生读后感400字篇4
我觉得鸡毛信这部电影挺好看的。但是由于是黑白颜色,到“晚上”由于人是黑的,很难看见人在那里。
鸡毛信里面,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送信人——海娃。海娃他非常的机智、勇敢、冷静。最能表现他这些优点的是这一幕:海娃在送信的路途上,不小心走到一个对他很不利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旁边都是山,只有一个出口。要是这时敌人刚好走到这里海娃就无路可逃。让人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那就是敌人在这个地方。海娃灵机一动,就把信藏在羊的屁股上,然后马上跑出去。敌人以为海娃要逃跑,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海娃的身上,不理那些羊。紧接着长官就叫士兵把海娃抓住。信就这样被海娃的机智、勇敢、和冷静给保住了。
我最不喜欢的人物是日本长官——猫眼。猫眼非常坏。我就先说说他坏的行为。他烧老百姓的房子,抢老百姓的粮食。让老百姓无家可归,又没有粮食吃。我看的这些行为,我都有点不想看这部电影的感觉了。
这部电影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幕的是:海娃甩衣服,不小心把信甩到了草地上,这时不知道信丢了的海娃,还在草地上躺着。一摸口袋才知道信丢了,海娃很慌张。海娃就慌张地找信,只到找到信才不慌张。我喜欢这个地方是因为: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海娃身上虽然优点多,缺点也是有的。
我觉得鸡毛信这部电影非常好看。但不足的是颜色是黑白颜色的。不过没有关系,我可以当做体验和感受以前老百姓生活的简朴。
鸡毛信学生读后感400字篇5
今天,我看了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深受教育。
海娃是儿童团长,他一边放羊,一边站岗放哨。
一天,海娃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送一封鸡毛信给八路军。那是一封十分紧急的信,事关打战胜败的大事,时间又十分紧迫。接到任务后,他怀里揣着信,赶着羊群匆匆上路了。他走呀走呀,突然发现前面走来一群鬼子,看来躲避是来不及了,大事不好了,该怎么办呢?海娃急中生智,连忙扑倒一只羊,把信拴在羊的大尾巴上,继续赶着羊群,大摇大摆朝前走去。
羊群冲进鬼子的队伍,鬼子叽里咕噜一阵乱叫。羊群冲出鬼子的队伍,海娃以为没事了,心里暗暗高兴。不料,鬼子大胡子军官转回头哇哇大叫,原来鬼子看上了他的羊群,并要海娃带路。无奈,海娃只好答应。傍晚海娃把鬼子带进一个小山村,村子空空无人,因为村民早就躲进大山。鬼子找不到一粒粮食,于是杀羊充饥。大事不妙,若是捉到那只羊,鸡毛信的就暴露了,不但完不成任务,还会给八路军带来灾难,如何是好呢?海娃左思右想,他眼珠子骨碌一转有了主意。他拉了一只大肥羊,走到鬼子面前,“这羊肥壮。”鬼子大大叫好,海娃又一次保住了鸡毛信。
傍晚,吃饱肚子的鬼子开始睡觉。可是海娃怎么也睡不着,满脑子想的是送信的事。半夜时分,他见鬼子放松对他的警惕,悄悄起身,挪动小步,生怕惊醒鬼子。他找到藏信的大羊,取出鸡毛信,溜出大院,摸着黑,朝八路军驻地走去。
太阳上山了,海娃终于把鸡毛信送到八路军手上,八路军根据信上的情报,打了一个漂亮战,消灭了许多鬼子。
海娃可真是一个爱国的孩子啊!我们也是少年,也应该有一颗爱国的热心,今后要好好向他学习,像他那样勇敢,为国家做出贡献!
鸡毛信学生读后感400字篇6
今天,我一改平常的风格,看了一部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名叫《鸡毛信》。看完之后,本来平静如水的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龙门村的放羊娃身上。这个放羊娃名字叫海娃,是儿童团的团长,他接到一个重要的送信任务,他深知这封鸡毛信落在敌人手中会有什么下场。紧要关头,他将信藏在一只老山羊的尾巴下,信安全了,但是海娃和羊都被带走了。到了最后,海娃机智的将信送到连长手中,并协助八路军歼灭了敌人。
最令人敬佩的是海娃临危不惧,面对敌人的利诱和逼迫冷静应对,坚守秘密,没有让敌人得知鸡毛信在哪里。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多运用这种随机应变,这会使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更上一层楼。当然,勇敢冷静这种品质也不可缺少,经常说危机意识,我认为:危机就是在危险中寻找机会,遇到任何事都不要慌,冷静地去应对,勇敢地去面对,在危险中,总是会有机会的。
鸡毛信学生读后感400字篇7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片既真实又感人肺腑的电影——《鸡毛信》。小主人公海娃,凭他的机智、勇敢和临危不惧逃过了日本鬼子的追赶,成功的把鸡毛信送到了政委手中。
这部电影讲了海娃与日本一波三折的周旋故事,最后也成功的将鸡毛信送到政委手中。看到这,我十分惊讶:海娃,一个十四岁的放羊娃,竟会拥有如此灵活的身手和机敏的智慧。看着如此爱国的海娃,我陷入了沉思:海娃只不过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放羊娃,是什么力量使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呢?难道只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吗?不,不是的。他看着他爸爸入党的光荣使命,这一定也会令海娃受到一番感触,令他自愿投身到共青团中。为祖国,为人民,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我想,如果要献出自己的生命的话,海娃一定也在所不辞。他长大以后,也必定是国家的栋梁。
想到这,我不禁也被海娃给感触了。看着海娃浴血奋战的身影,再看看我现在,我和海娃已经是同龄人了,可是,我为什么没有海娃的机智、勇敢和临危不惧呢?我想,我现在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再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成为和海娃一样的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