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800字

| 思思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读完这本书大家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呢?小编整理了乌合之众读后感800字,供大家参阅。

乌合之众读后感1

这本书耳闻已久,一直以为是一本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学书籍,也从别处听说过本书的一些观点,如“个人在群体中的表现与独处时有明显差别”、“群体整体呈低智商、易冲动、无逻辑等特点”云云。拿到书的时候简单翻了一下,发现本书著于1895年,距今已120年有余,同时很多都是作者勒庞受到法国国内及欧洲国家的革命运动影响,而对社会群体进行思考得出的相关理论。这本书读起来绝对不是轻松愉悦的,如果不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思维很容易开小差。

一、群体的基本特征

本书起始章节对于群体心理进行了分析论述,总的来说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群体总是受无意识因素支配,群体易冲动、易改变、急躁,被外界刺激所奴役;群体更易受到暗示及轻信;群体的情绪夸张、单纯;群体易偏执、专横和保守。

如果上述罗列的这些特性看起来有些抽象的话,你可以想想几年前爱国青年抵制日货、抵制家乐福等群体事件。即使你没参与过这些活动,事件过后留下的视频影像资料也可以如实的还原现场,我曾问过一位参加抵制日货活动的朋友的感受,他的头两个字说的是“疯狂”。据他自己描述,当时他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随着人群围观而已,完全吃瓜群众一个,去之前他也只觉得这样的活动无非就是拉个条幅,呼个口号而已。当大家喊得口号从“抵制日货”变成了“赶走小日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人人都是热血沸腾,仿佛不做些激烈的举动都是不正常的,于是人群里有人开始建议砸掉路边的日系车辆,这时的群体已经没有逻辑可言,如果当下有人提出来“这些日系车都是中国工人在中国组装的,不应该砸”,非但无人会用说理的形式提出反驳,甚至愤怒的情绪有可能还会波及到这个人。

这样的事情也充分应证了“群体是刺激因素的奴隶,孤立的个人有主宰自己行为的能力,而一旦融入群体,这样的能力似乎消失殆尽”。

二、是什么影响了群体的意见和信念

1.首先是间接因素,包括种族、传统、时间、政治和社会制度、教育。

种族和传统大抵可以归为一类因素,因为一个种族的传统一定是这个种族形成的综合产物,它是种族漫长延续过程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没有这些传统,文明是不可能形成的,没有对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种族和传统对于群体观念的影响,举个不太恰当但方便理解的例子,中国人过年在传统观念里是一定要回家团聚的,而美国人就没有这样的群体观念;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看到了春运的压力,选择打破传统过年不再随春运大军回家,而选择出国游,这种打破传统的行为可以看做是一种进步么?

而政治和社会制度严格来说也是种族的产物,制度的形成依靠的是种族传统、观念、习俗等,而传统、观念、习俗却很少根据新制度的发布而立马发生大的变化。存在于不同种族中的不同制度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更适合相应的种族,更体现了该种族群体的需要。暴力革命改变的可能只是表面,其本质却依然如故。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延续了两千年的历史,朝代更迭不断,但集权制却从未发生根本变化,甚至强化了这种制度,很大程度上应当承认它是当时的群众迫切需要的产物,是中国古代种族生存的条件。

书中同样论述了教育对于群体形成观念的影响。作者批判了当时法国对年轻人的教育仅仅存在于书本,仅仅要求取得相应的文凭,却缺失了年轻人最应该得到的教育机会——从实践中认识世界。教育对于改善年轻人头脑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但作者显然表现出了对当下教育制度的不满与担忧,“为当前这一代人提供的教育,有理由让人灰心丧气,这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头脑,冷漠而中立,且逐渐演变为一支心怀不满的大军,准备随时听从乌托邦分子和能言善辩者的暗示。”

2.影响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包括:形象、词语及套话、幻觉、经验、理性

形象、词语和套话对于群体的影响很好理解,群体的想象力可以通过灌输给他们的口号而得到激活,使模糊的形象变得更加深刻。理论和说理在群体中战胜不了词语及套话。“团结就是力量”“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这些广为流传的口号,一定比苦口婆心的解释更深入人心。一些词语套话虽然在时代变迁中一直存在,但这些词语唤起的形象和群体赋予其的意义却在发生着不断变化,不同种族对于同一词语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如作者举例,拉丁民族的“民主”更多是指个人意志及自主权要服从于国家所代表的社会意志及自主权,因一切党派一概求助于国家(对于该实例我只做叙述,能力有限未做详细考证)。而美国的“民主”却恰恰相反,国家要尽可能保护个人意志的发展。

前面已经说过群体是不受推理影响的,演说家和领头者总是借助群体的感情而非理性,所以想让群体相信什么,首先得搞清楚令其兴奋的感情是什么。作者抛出的一个观点不得不引起思考,“幻觉引起的激情和顽愚,激励着人类走上了文明之路,在这方面人类的理性没起到多大作用”。

3.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

芸芸众生总是愿意听从意志坚强之人,而这些人也知道如何使群体接受他们的看法。断言、重复、传染,是他们激发群体热情的法宝。一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越容易深入人心,但如果没有重复的断言,不会在脑海中生根发芽。断言的不断重复就会形成流行意见,强大的传染过程于此启动。想想广告的传染效应,千百次的重复播放会不知不觉的让你认为某某品牌就是最优,即使你不太相信,你也会在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首先试试该产品。

想要建立一种信念不容易,一旦一种信念根深蒂固,想要根除它也同样困难,群体对于不同于传统的意见都持不宽容态度。在中世纪的欧洲,正是为了寻求和坚持一种不同于宗教信仰的普遍信念,才有不计其数的发明创新者被送上了火刑柱。即使是在一段时期建立了一种牢固的信念,但在同时期群体的意见还是会发生左右摇摆,作者所述原因中,有一个原因比较有意思,即“报业(报纸)的发展,不断的把十分对立的意见带到群体面前,而每一种意见所产生的的暗示作用很快会受到对立意见暗示作用的破坏,结果是任何意见都成为了过眼烟云,难以普及。”这个原因放在120年后的今天依然适用,海量信息充斥了各种媒体,没有人能抓住绝对的重点,最有价值的信息被“抓人眼球”的娱乐新闻、突发事件所掩盖。

三、不同群体及其特点

本卷主要介绍了异质性群体、同质性群体、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刑事案件陪审团群体、选民群体、议会群体等。这些群体与普通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并无大的区别,无论组成这些群体的个人是高学历者、聪明的人还是普通人。在这些群体中亦有所谓的意见领袖,主导着群体的意见和信念,而这些信念也绝非由理性头脑生成,不再赘述。

乌合之众读后感2

翻阅这本书是被书的名字所吸引,以为讲述的是带有黑色幽默的讽刺小说,看完才知道是研究群体心理的书籍。

勒庞的这部心理学力作被翻译成汉字只有寥寥200多页,但他却探讨研究了“群体的感情、道德观、观念、信念、意见的变化范围、推理与想象力、分类”等许多与群体心理相关的问题。

刚开始看的时候有点晦涩,觉得没什么特别之处,说服力并不强,作者所讲述的不过是指出当时所处社会很多重要现象,而这种现象恰巧在目前的社会也广泛存在,这或许就是该书如此畅销的原因。

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勒庞是一个不顾世俗眼光,凭借自己本能的嗅觉去揭露人类的虚荣心,将种种可悲的人性曝光于公众让人们自己审视。

他怀着绝望的心态看着群众在法国掀起一场场革命,讽刺那些所谓理性的人,伟大的群众,以及平等和幸福!

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作者归纳出群体的一般特征:头脑简单、多变、易受暗示以及少数领袖人物的主导作用等,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社会中依旧存在现象,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后,就容易产生与一个人单独活动所没有的感受,会觉得充满支持,自己不是异类,会跟风学着这个小群体其他人的做法,会很轻易地被怂恿喝酒、抽烟、赌博,这些以前自己从来不会沾上的恶习,在此时此刻没有感觉到任何不对。

最直观的现象比如过马路,国际友人戏称“中国式过马路”,只要在马路两边一群人中,有一个人闯红灯,会接二连三的有人闯红灯,很多人都是跟风,觉得自己不跟着做,会被耻笑,会是异类,只有跟着多数人的路径才不会让自己显的那么扎眼。

同理可得,同样这群人,在优良社会道德的暗示下,我们也会遵守宿迁文明20条,不闯红灯、礼让行人、不乱扔垃圾等等,这就是勒庞所说的群体中头脑简单、易受暗示的情况吧。

再比如国外举行的动物保护游行示威,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先有个领袖类的人物带动一小股人游行,再扩大到整个科室、整个院,就跟得了流行性感冒一样,总找不到病源一样,在游行施压时,官方做法是把带头的领袖类人物(类似代表)抓起来,进行谈判,互相商讨后达成一致,马上又恢复平静。

虽然他们仅仅是群体中最普通的一员,但其中不乏头脑聪明的人,但是群体冲动怎能独立于大众,理性也无法阻止传染。

当一个人习惯于用推理和讨论方式说明问题时,往往在群体中是没有地位的,因为在观念简单化效应的作用下,面对群情激奋时,他说的一切显的那么的苍白无力。

因为他意识到他在挑战“群体的力量”,他自己是异类,当面对这些被传统观念冲昏头脑的群体时,即便自己洞悉其中的利害关系,再怎么努力,都会觉得自己十分偏执和无知,不如同群体一起陷入其中,但事后却又觉得自己愚蠢。

很多时候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很难,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终其一生保持不变的事情只发生在理想世界。

只有环境单一,才能造成明显的性格单一;反之,就可能造成性格的不单一,所以我们在群体中显现不同于一般单独时的特征。

该书中对群体的相关特征有很多描述,很多地方理解还是有困难。

但最终,我们应该理解,就像勒庞所说的一样,“我们不该对群体求全责备,说他们经常受无意识因素的左右,不善于动脑筋。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他们开动脑筋考虑起自己的眼前利益,我们这个星球上根本就不回成长出文明,人类也不会有自己的历史了”。

乌合之众读后感3

花了几个早上美好时光将这本书读完,一开始读的时候感觉特别震撼,虽然距离作者写下此书的年代已经过去很久,但是还是感觉文章中个各个观点在现在依旧很适用。

人类是属于群居动物的,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群里,因为有了这个群体,人们会显得更为从众更为无意识。还印象中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去看烟花,在去的分叉口中,一个人说烟花在这边,大家跟我走,结果无论是知道还是不知道的路全部都选择了跟他一起走,即使是那些年年来看烟花知道路的人,也是毫无意识的跟着他走了,虽然明知道他带的是一条错路,但是很多人就是单纯盲目的跟着一起走。

其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明明自己不喜欢一件东西,却还是要让自己符合大众的审美,因为不想自己看起来和别人不一样?明明没有什么事情,可是下班了还是会等大家一起离开,因为不想自己看起来和大众不一样。是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想成为标新立异的人,我们都不希望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我们都愿意成为大众的一份子,久而久之,当这种成为习惯时,我们也就慢慢的变得无意识与麻木,慢慢的变成了小时候我们看起来都一模一样的大人。

文章虽说有些观点过去偏激,但是大部分观点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适用的,因为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无论这个时代这样变化,只要有人,有一个群体,那么总会有群体从众现象,总会有存在这样的从众现象。

乌合之众读后感4

本书虽然成书于上上个世纪,但其中所谈及的社会现状及社会心理相关的内容,在近期的生活中依旧可以看到;另外,由于本书作者是持精英主义及保守主义观点的人,所以部分观点涉及的实例在我们看来会有些局限;并且由于文中观点并非实验心理学相关结论,尤其在“种族的遗传禀赋”等相关问题上,勒庞的观点有失偏颇。

建议近期心态不是很平和的宝宝尽量不要去读这本书。

一些想法:

原本是想以书中内容为依据针对“逼婚”及近期的一些社会性群体行为等方面的事情进行一些讨论,然而在复读的时候发现,如果以这本经验分析的书作为依据来谈很多东西,其逻辑有些不成立。另一方面,作者本身是持精英主义观点的人,对普通的人民群众这一群体本身就是有一丢丢的看不起的感觉,而且行文有很有煽动性,所以我在第一次读书的过程中间受到这些观点的影响,产生了一些奇怪的想法。

再一次强调,近期心态不是很平和的朋友,请立刻放下你手中的这本书,当然,如果你是一个精英主义or种族主义者,请当我没说这话。

虽然书的内容并不足以给我的观点提供某些强有力的支撑点,但我还是想谈一下关于个人生活和逼婚相关的事情:

以我个人为例,从我毕业开始,我妈就开始以各种旁敲侧击的方式催我结婚。虽然,我们已经在某些程度上达成了共识,即结婚并不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是能有一个人在和我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互相陪伴。但无论是隔壁家的姐姐结婚,还是又有哪个邻居的朋友邀她去帮忙做媒,都要“顺便”关心我一句:你准备找个什么样子的啊,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啊等问题。可能对她而言,这是起到督促,或者关心的作用,从而能让我更主动的去寻找一个人,并跟她结婚。但这种半强迫式的关心对于一直生活在高压环境下的我来说,依旧会产生很大的干扰。

我妈因为保持着不断看书的习惯,相较于我认识的很多朋友的家长已经算是相对开明了。但即便是这样,她依旧跟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太一样: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算一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自己也可以生活的很好。针对这一观点,无论我怎么跟他们解释,我父母都存在抵触心理,并不愿意去承认这一事实,一直认为我只是年龄还没到,等我到了30岁,就自然知道婚姻的好处了。这种言论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人只有征服另一个人,或者被另一个人所征服,这个人的人生才有意义。

有很多的亲戚(我觉得跟我并没有太大关系的人)看待婚姻这件事,更像是到了某一个年龄,就应当去完成的一个目标。只有我结了婚,无论是因为爱情、相亲或者其他什么原因结了婚,在他们的眼里我才算是一个正常人,否则,我和我的家人将面对着他们异样的眼光,就像是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他们的事情一样。

在这些亲戚劝我赶快结婚的时候,他们一直在讲:“你结了婚就知道结婚的好处了。”可是当我反问他:“你结婚之后觉得过得开心么。”的时候,他们却总是避而不谈;然后就将话题转移到:“你结了婚才好生孩子啊!”,可是当我又问起:“为什么一定要生孩子呢?”,他们就只知道说:“为了传宗接代啊,可千万不能断了香火啊。”可是在我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发现的却是:他们却是生了一个或者几个孩子,但却没有做到作为家长的责任(我真的很想说,看他们的表现,他们的基因根本就没有遗传下去的必要,因为孩子被他们生下来,真的是一种磨难),似乎他们的人生完全是为了繁衍,而没有其他的意义。

工作之后的这几年发现:无论怎么跟他们解释都没有用,唯一的办法就是跟他们少联系。后来发现不仅我会碰到这种亲戚,很多人身边也都有这种人:总以为他们过的生活安稳、不愁衣食才是最好的。爱情、父子之情、母女之情对他们而言都没有意义的,孩子只是一个用来夸耀自己的繁殖能力的道具。“繁殖”大概就是铭刻在这些人基因里最重要的事情吧。

有朋友跟我讨论这些事情的时候觉得很苦恼,因为他似乎没有办法拒绝父母对他的要求,总是会被迫干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私以为,在这种事情上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独立了之后才能开始谈人格独立。只有当你的收入足够支撑你独自在外面生活的时候,你才能开始有自己的生活。要不然以传统中国的观念来说,你花着父母的钱,在大多数父母观念里,你就是他们的奴隶,不能抗拒他们任何的命令,否则就会切断你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来自父母的道德绑架是很难拒绝的,一旦你觉得他们对你生活的干涉到了你不太能接受的程度,我的建议是尽量跟他们保持距离。

乌合之众读后感5

我的书单一般杂乱且多关注肤浅的名字和封面,这本书算是瞎猫碰死耗子碰的还不错的一本书。喜欢研究历史关注群体心理的朋友们不妨试试。

作者勒庞是1841-1931生活在法国的心理学家,正好生活在法国大革命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所以书中大多引用法国动荡中的很多群体来分析,不免陷入众多读者认为的过于主观过于偏见。不过一本书是否过于主观是否过于偏见要看他的论证过程是否科学是否合理,追溯他生活的年代和背景,我倒是可以理解他的主观和偏见。(当然对于勒庞书中对性别、民族、中国和社会主义的偏见我保留意见。)

该书主要研究群体的心理特征以及异质性群体行为,我可以通过以下两个目前社会常见异质性群体来描述勒庞的观点。

第一个是伟大的网民“喷子”,或者换个好听的名字“吃瓜群众”当然是指由言论意见反馈的群众。细细品味书中的观点: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貌似是在描述这样的一群人,躲在屏幕手机背后,没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易受暗示和引导,肆意的发表无理性的评论,毫不计较影响和后果。而这些言论是他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会表现出来的,因为有群体的力量掩饰,让他仿佛感觉自己的谩骂和评论能促进社会和谐,拯救明星的家庭,让小三改邪归正似的。当然不可否认他们的影响力,但是影响大众想象力的不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所扩散和传播的方式。

另一个就是我曾经所在的群体-粉丝。还记得我年少时,我哈韩的厉害,给我的偶像们都赋予了全能神一般的能力。那个时候特别易受传染和暗示,几个小姑娘们聚在一起谈起偶像分享信息,激情瞬间被激发,为了偶像减肥,努力学习。情感无限放大和不可理喻,“不允许侮辱我的男神们,他们是最棒的!”同时这些群体“领袖”的言论和行为影响力与日俱增,一个照片、一篇微博、一次恋爱都能引发群体波动。领袖们通过事先准备好的言论和行为引导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当然影响有好有坏,所以人们在群体中也是不稳定的,路转粉或跑粉是时常发生的事情,比如我。

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观点,比如群体的教育、群体的宗教信仰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以上群体分析仅为了表述书中观点,如有雷同意见远程握手,如有反对观点欢迎讨论。

最后预祝新年后大家开工顺利,心想事成。


乌合之众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乌合之众读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5篇

乌合之众读后感600字左右范文5篇

乌合之众读后感3000字左右范文

《乌合之众》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乌合之众读后感3篇

《乌合之众》读后感500字范文5篇

中学生《乌合之众》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1000字

乌合之众读后感2000字优秀范文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1000字

48096